基本含義
地名,主要有三明沙溪、中山沙溪、太倉沙溪、浙江沙溪、潮安沙溪。
三明沙溪
沙溪是閩江的主流,發源于武夷山脈杉嶺南麓的九縣山,屬建寧縣均口鄉;源頭為水茜溪,流經漁潭至寧化稱東溪,在寧化縣城下游匯入武義溪后稱九龍溪,向東流向,寧化境內合水口以下又稱翠江。境內一段又稱龍津河。九龍溪流至永安西郊10公里處有文川溪匯入,兩條溪流猶如燕尾,合流過后河段猶如燕身,永安東郊一段猶如燕頭,故這段5公里溪流又稱燕江。
永安至沙溪口稱沙溪,沙溪流經寧化、、明溪、永安、三明、沙縣等六個縣市,在沙溪口與富屯溪匯合后注入閩江,此處建有沙溪口水電站。沙溪全長328公里,集水面積11793平方公里,占閩江流域總面積19.33%,全年不發生河干、斷流和冰封現象。降雨期集中在4月至8月,水位暴漲暴落,洪峰持續期短,枯水期長(9月至翌年3月)。1955~1984年,沙縣石橋水文站最高水位為羅星塔零點基面以上112.95米,最低水位為103.70米,平均水位為104.58米。
沙溪航道,河床多是河谷型盆地和河曲型河谷相間,河床質為巖石和沙卵石,河寬寬窄相間,水深深淺不一,很多河段巖盤連片,礁石棋布,險灘多,水流湍急,流態紊亂,而沙卵石淺灘多的河段又長,一般水深只有0.3~0.8米。沙溪通航里程,從寧化縣的禾口起至南平,全長324.4公里,1965年寧化縣境內的橫鎖以上修建了水利閘壩,使40公里河段不能通航,現在通航里程橫鎖至南平為276.2公里。
中山沙溪
沙溪鎮緊鄰廣東省中山市城區西部,面積55平方公里,轄15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戶籍人口6.1萬人,非戶籍人口8萬多人,僑居海外和港澳臺的鄉親8萬多人。是珠三角著名的僑鄉和“文化之鄉” ,也是國家經濟綜合開發示范鎮、廣東省中心鎮和廣東省科技創新試點專業鎮。近年來,榮獲了“中國休閑服裝名鎮”、“國家衛生鎮”、“全國民間藝術之鄉”、“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廣東省文明鎮”、“廣東省教育強鎮”、“中山市工業強鎮”和“中山市文明鎮”等多項殊榮。2004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產值99.49億元;國內生產總產值28.36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69萬元;工農業總產值(現行價)77億元;出口產品總值2.01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505萬美元;稅收收入3.87億元;年末銀行各項存款余額40億元。農村人均年收入7457元。三大產業比重為3.9:60.4:35.7。
沙溪鎮工業產品以“休閑服裝”、“沙溪涼茶”享有盛名。以來,沙溪建立了以紡織服裝為支柱,電子、化工、家具、家電、制藥、食品、飲料等行業共同發展的工業體系。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6家,規模以上工業產值60億元,占全部工業的65%。
沙溪是中國重要的休閑服裝生產。在服裝界素有“休閑服裝看沙溪”的美譽。2004年,服裝企業1300家,從業人員4.15萬人次,產量2422萬打,產值50.17億元,創匯1.51億美元。沙溪休閑服 裝生產形成產業集群效應,有6000多畝的服裝工業區;有200多家與制衣相關的紡織、漂染、印花、水洗、織嘜、紐扣、機械配件等配套企業;有與服裝生產銷售相配套的布匹面料市場、制衣機械市場、輔料市場、布碎市場等專業市場。沙溪鎮擁有多名xxx的服裝設計師,服裝自有品牌70多個。其中,廣東省名牌3個,廣東省著名商標2個。同時,還為國內外一批著名的休閑服裝品牌提供加工生產服務。沙溪分布在國內的加盟店、專賣店4500多家,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約占7%。
沙溪是“中國休閑服裝博覽會”的舉辦地。從2000年起,每年一度的“中國休閑服裝博覽會”(CHCW)已成功舉辦了五屆。CHCW是國內xxx以休閑服裝為主題的博覽會,其現代的辦展、專業的操作模式、鮮明的商貿功能和豐富的活動內容贏得了參展商和專業買家的認同,被服裝權威評為中國服裝界最有影響的十大服裝博覽會之一。
沙溪的農業以城郊型為特色,全鎮農業用地面積3.7萬畝,是中山市重要的“菜籃子”。形成以“水稻為基礎,蔬菜為龍頭,水產、畜牧、水果齊發展”的結構。水生通心菜和西洋菜是沙溪鎮傳統特色優勢的農產品,年產量達1萬噸。
第三產業是沙溪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鎮工商企業達6900多戶。2004年第三產業增加值10.1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4億元。沙溪鎮建有云漢布匹市場、龍瑞小商品市場、隆都家私城等專業市場;建有面積1.5萬平方米的星寶國際展覽中心,以及麗港商業步行街、星寶時尚大道等商業特色街。有三星級酒店1間,大型知名的飲食集團酒家3家。有一批大型的百貨商場和連鎖專賣店入駐。
沙溪鎮人文薈萃,素有“文化之鄉”的美譽。在800年前已經有史跡可尋。文物古跡有:龍瑞“探花及第”牌坊、“文昌塔”,虎遜“巖石碑”,圣獅“期頣偕老”牌坊、“升平人瑞”牌坊,豪吐“龍山書院”等。民間藝術形成了鶴舞、鶴歌;龍舞、鳳舞;獅子舞等三大系列的藝術品種。多年來,沙溪的“龍獅鳳鶴”被邀到中山市慈善萬人行等大型活動表演,“鶴舞”遠赴韓國表演。沙溪成立了文學、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曲藝、詩社、攝影、集郵、民間藝術等八大協會。
未來的沙溪將以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為目標,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建設成為中國休閑服裝強鎮和現代化中心鎮,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社會和諧進步。
太倉沙溪
沙溪位于江蘇省太倉市的中部,距上海虹橋機場50公里,滬寧高速公在這里開辟了出口處,從上海至沙溪只須30分鐘。沙溪境內水鄉古鎮,歷史悠久,風景獨特,物產豐富,素有“東南十八鎮,沙溪xxx鎮”的美稱。 太倉市沙溪鎮
沙溪鎮始于元末。明治年間,市鎮日趨繁榮。監察御史蘇贊的“御史府”,山西道御史曹逵,刑部朗中葉遇春等達官貴人,相繼在這里建府造第,街景日好,“沙溪八景”,遠近聞名。到明清時,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大批商人應運而生,需要一個文化交流、商品經濟活動的地點。于是,沿戚浦河而建的臨水建筑脫穎而出,古樸的石拱橋橫跨戚浦河,“印溪書舍”、“南野齋居”、“連蕊樓”等一批古宅名居拔地而起,形成了枕河人家,小橋流水,小巷深處獨特的歷史文化景觀。
浙江沙溪
沙溪鎮 位于浙江省景寧縣,沙溪區公所、鄉駐地沙灣村。1992年撤擴并時間撤消。今為沙灣鎮,沙灣鎮系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中心重鎮,地處縣城西南38公里,屬原沙灣區所在地,東經119°29′,北緯27°50′。東鄰本縣標溪鄉、梧桐鄉、南接大地鄉、毛垟鄉、西與鸕鶿鄉毗鄰,北連英川鎮和云和縣林豐鄉,輻射附近8鄉兩鎮近10萬人口,將逐步成為景寧縣第二個、經濟、文化中心。全鎮轄一個居民委員會-沙灣居民委員會和沙灣、坑頭、蔡湖、張莊、季莊、林斜、毛山頭、七里、仙姑、陳司坑、道化、水井、嚴坑、蓮川、旺水、小地、上處洋、赤巖、本岱、葉橋、林坑、何處、李處、流坑、東堡、陳村26個行政村,108個自然村,177個村民小組,4194戶,17300人,其中畬族745人,占鎮人口4.31%。耕地面積9158.5畝(其中水田7641畝,旱地1517.5畝),山林面積133778畝,2007年人均收入3347元,全鎮轄區面積122.7平方公里。
潮安沙溪
沙溪鎮位于潮州市西南部桑浦山北麓,是潮州、汕頭、揭陽三市的交界處,轄區總面積37.0平方公里,轄17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5.52萬人。2002年全鎮實現工業農業總產值7.84億元,工商稅收收入347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3717元。 潮安沙溪
境內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桑浦山北麓有豐富的溫泉和礦泉,溫泉水溫高達103℃,可做生活用水,又可治療運動系統、神經系統等慢性疾病和多種皮膚病,是健康療養的名泉;冷礦泉水溫僅27℃,是一種碳酸鈣鈉型礦泉水,適宜飲用,東山湖一帶奇峰異洞,湖光山色,樓閣亭榭,與海蝕石和斷巖形成的自然景觀相互輝映,氣象萬千,是一處旅游渡假的勝地。鎮積極著力向推介東山湖旅游資源,并對開發東山湖旅游渡假作了全面的規劃設計,逐步完善設施建設,健全服務體系,已吸引了新加坡鄭添涼先生在此建設星湖旅游渡假村。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6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