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噪聲整形
編輯噪聲整形是一種通常用于數字音頻、圖像和視頻處理的技術,通常與抖動相結合,作為數字信號的量化或比特深度減少過程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增加結果信號的表觀信噪比。它通過改變由抖動和量化引入的誤差的頻譜形狀來實現;這樣,噪聲功率在被認為不理想的頻段處于較低水平,在被認為更理想的頻段處于相應的較高水平。圖像處理中常用的噪聲整形算法被稱為"FloydSteinberg抖動";音頻處理中使用的許多噪聲整形算法是基于"xxx聽閾"模型。
噪聲整形的操作
編輯噪聲整形的工作原理是將量化誤差放在一個反饋環路中。任何反饋環路的功能都是一個過濾器,所以通過為誤差本身創建一個反饋環路,誤差可以按要求進行過濾。例如,考慮反饋系統。y[n]=x[n]+e[n-1]。{displaystyle}y[n]=x[n]+e[n-1],}其中y[n]是輸出。其中y[n]是要被量化的輸出樣本值,x[n]是輸入樣本值,n是樣本數,e[n]是在樣本n引入的量化誤差。在這個模型中,當任何樣本的比特深度減少時,量化值和原始值之間的量化誤差被測量和存儲。這個誤差值會在下一個樣本的量化之前被重新加入。其效果是,量化誤差被一個2個樣本的盒式濾波器(也稱為簡單移動平均濾波器)低通過濾。因此,與之前相比,量化誤差在高頻率時功率較低,在低頻率時功率較大。請注意,我們可以通過修改被反饋的前一個樣本的誤差比例b來調整濾波器的截止頻率。更一般地說,任何FIR濾波器或IIR濾波器都可以用來創建一個更復雜的頻率響應曲線。這種濾波器可以用加權最小二乘法來設計。在數字音頻的情況下,通常使用的加權函數是一除以聽力曲線的xxx閾值,即噪聲整形也應該總是涉及到過程本身的適當數量的抖動,以防止對信號本身的可確定和相關的錯誤。如果不使用抖動,那么噪聲整形的有效功能只是失真整形--將失真能量推向不同的頻段,但它仍然是失真。如果抖動被添加到這個過程中,如那么量化誤差就真的變成了噪聲,而這個過程確實產生了噪聲整形。在數字音頻中,750赫茲的正弦音以48千赫采樣,量化為4比特,沒有抖動,沒有噪聲整形。這個過程引入了周期為64個樣本的周期性舍入誤差,在頻域中被視為諧波,相對于參考音來說,達到了-40dB。同樣的純音,有三角抖動但沒有噪聲整形。請注意,整體的噪聲功率增加了,但沒有頻率達到高于-60dB。同樣的純音,有三角形抖動和噪聲整形。請注意,在耳朵最敏感的4kHz附近,噪音最低(-80dB)。
音頻中的噪聲整形最常見的是作為一個比特減少方案。最基本的抖動形式是平坦的白噪聲。然而,耳朵在低電平時對某些頻率的敏感度低于其他頻率(見等響度輪廓)。通過使用噪聲整形,可以有效地分散量化誤差,使其更多地集中在聽不到的頻率上,而更少地集中在能聽到的頻率上。其結果是,在耳朵最關鍵的地方,量化誤差可以xxx減少,而在耳朵不那么敏感的地方,噪音則更大。與直接抖動相比,這可以讓人感覺到噪音減少4比特。雖然16位音頻通常被認為有96dB的動態范圍(見量化失真計算),但實際上使用噪聲整形的抖動可以增加到120dB。
噪聲整形和1位轉換器
編輯自1989年左右,1位delta-sigma調制器被用于模數轉換器。這涉及到以非常高的速率對音頻進行采樣(例如每秒282.24萬次采樣),但只使用一個比特。由于只使用了1位,這個轉換器只有6.02dB的動態范圍。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68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