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研究生院

    長期建檔 鎖定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學院簡介

    中山大學是孫中山先生于1924年親手創辦的,原名廣東大學,1926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大學。建校八十年來,先中山大學研究生院生的激勵了一代代中大學子登攀不息。今天的中山大學是全國著名的綜合性大學,2000年9月10日,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在珠海市唐家灣落成,并投入使用,xxx拓展了中山大學的辦學空間,為中山大學在新世紀的發展奠定了的基礎。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并,組成新的中山大學。

    學校共有四個校區,總面積達6.17平方公里,分別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濱。廣州南校區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區占地0.39平方公里,廣州東校區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區占地3.48平方公里。各校區木蔥籠,綠草如茵,景色秀麗,各具風格,是陶冶情操、讀書治學的勝境。

       院系設置

      人文科學學院

      中國語言文學系 歷史學系 哲學

      亞太研究院

      人文高等研究院(博雅學院、通識教育部)

      嶺南學院

    國際商務系 經濟管理系 經濟學系 金融系 財政稅務系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物流工程與管理系

      國際商學院

      應用經濟學系 企業管理

      外國語學院

      英語系 日語系 德語系 法語系 英培中心 研究中心 外語教學中心大學英語教學部 研究生外語教學部 應用英語教學部 大學外語教育研究所

      院

      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

      科學系 行政管理學系

      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

      人類學系 社會學與社會工作

      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系 會計學系 旅游店管理系 市場學系 財務與投資系 管理科學系

      教育學院

      教育科學研究所 社會科學教育系(兩課) 心理學體育教育

      與設計學院

      創意設計系 新聞學系 公共學系

      國際漢語學院

      旅游學院

      翻譯學院

      翻譯系 商務外語系 對外漢語系 西班牙語系 阿拉伯語系 朝鮮語系

      知識產權學院

      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

      數學系 統計科學系 科學計算與計算機應用系

      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

      物理學系 微電子學系 光學與光學工程系

      工學院

      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化學系 應用化學系 高與材料科學

      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城市與區域規劃系 遙感與地理信息工程系 國土資源與系(河口海岸研究所) 水資源與系

      規劃設計研究院

      科學與工程學院

      科學系 大氣科學系 工程系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生物化學生態學

      海洋學院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電子通信工程系 計算機科學軟件研究所計算機應用研究所 自動化

      軟件學院

      資訊管理系

      中山醫學院

      臨床醫學一系(長學制) 臨床醫學二系 麻醉學系 醫學影像學康復治療學醫學檢驗系 眼科視光學系

      學系 生物醫學工程

      公共衛生學院

      預防醫學系 婦幼衛生系 營養學系 醫學統計與流行病學系 衛生管理學系

      光華口腔醫學

      護理學院

      藥學院

      高等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

       學科設置

    新中山大學是一所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醫學和管理科學等在內的多學科綜合性大學。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共有35個博士授予權一級學科、44個碩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覆蓋了231個學科專業和領域,碩士學位授權覆蓋了287個學科專業和領域(其中外科學與內科學計算至學科),擁有臨床醫學博士(M.D.)、口腔醫學博士(S.M.D)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商管理碩士(MBA)、法律碩士(J.M)、臨床醫學碩士(M.M.)、工程碩士(M.E.)、公共管理碩士(MPA)、口腔醫學碩士(S.M.M.)、公共衛生碩士(MPH)、會計碩士(MPAcc)、教育碩士(Ed.M)、翻譯碩士(MTI)、漢語國際教育碩士(MTCSOL)、社會工作碩士(MSW)、金融碩士(MF)、應用統計碩士(M.A.S.)、稅務碩士(MT)、國際商務碩士(MIB)、保險碩士(MI)、資產評估碩士(MV)、文物與博物館碩士(M.C.H.M)、護理碩士(MNS)、藥學碩士(M.Pharm)、旅游管理碩士(MTA)、圖書情報碩士(MLIS)、工程管理碩士(MEM)等2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其中工程碩士擁有計算機技術、工程、軟件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地質工程、項目管理、生物工程、材料工程、集成電工程、物流工程、水利工程控制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動力工程、化學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等17個授權領域;擁有30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xxx重點學科一級學科2個、xxx重點學科二級學科23個、廣東省重點學科一級學科11個、廣東省重點學科二級學科23個。新中山大學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全校共有教職工13000余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000余人,具有高級職稱的1200余人,具有副高職稱的2300余人。

    中山大學研究生教育的歷史開始于20世紀20年代。1935年春,中山大學與大學、大學等三所高校經當時的教育部批準,正式設立研究院,是我國最早設立研究生院的院校。至1948年,共培養研究生56名。新中國成立后,中山大學的研究生教育繼續發展,1949年至1967年,共培養研究生177名。以來,中山大學是我國首批恢復研究生教育的院校。1986年,經國務院批準,我校正式設立研究生院。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并后,新中山大學研究生教育的學科體系更加完善,覆蓋了哲學、經濟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和管理科學等11個學科門類。目前在讀研究生204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400余人。中山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由校長兼任,配有副院長2人。研究生院下設三個處。分別是綜合處、培養處、研究生管理處。全院工作人員30人,其中博士4名,碩士15名。作為學校機構與人事制度的試點單位,經過的洗禮,研究生院已經造就了一批具有良好的行政和較強工作能力的管理工作人員隊伍,能夠為我校研究生教育與學科建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行障與服務。(2011年06月)

       學院特色

      作為重要的追求,研究生院力倡以師生為本、以學術為本,在工作中,以發展與創新為靈魂,以服務與品位為旨,以凈化學風與提升研究生培養品質為中心,大膽借鑒國際研究生教育主流的成功經驗,力爭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形成中山大學的特色與個性,努力為提升我校的學術水平和人才培養層次作出應有的貢獻。

       歷任院長

      姓 名

      職 稱

      職 務

      任 職 時 間

      李岳生

      教 授

      校長兼院長

      1986.06-----1991.04

    李寶健

      教 授

      副校長兼院長

      1991.04-----1995.02

      教 授

      副校長兼院長

      1995.02-----1996.06

      王珣章

      教 授

      校長兼院長

      1996.06-----1999.08

      黃達人

      教 授

      校長兼院長

      1999.09-----2010.12

    許寧生

      教 授

      校長兼院長

      2010.12------------

      李寶健

      教 授

      副院長

      1986.06-----1991.04

      黃茂春

      副研究員

      副院長

      1986.06-----1992.10

      黃天驥

      教 授

      副院長

      1987.09-----1996.07

      鄧永錄

      教 授

      副院長

      1992.10-----1999.04

    胡日章

      教 授

      副院長

      1996.01-----1997.02

      徐俊忠

      教 授

      副院長、常務副院長

      1996.01-----2009.02

      周云

      副 教 授

      行政副院長

      1999.04-----2011.06

      王建華

      教 授

      副院長

      2001.10----2005.04

      劉恒

      教 授

      副院長

      2008.10----2010.09

    仇榮亮

      教 授

      副院長

      2008.11-----------

      馬駿

      教 授

      副院長

      2011.02-----------

      龍波

      副研究員

      副院長

      2011.08-----------

       聯系方式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新港西135號

      郵編:510275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7279/

    (24)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