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工程
編輯認知工程是一種利用認知心理學來設計和開發工程系統以支持用戶的認知過程的研究方法。
認知工程的歷史
編輯它是20世紀70年代在貝爾實驗室使用的一種工程方法,專注于人們如何在常見的隱喻基礎上形成一個系統的認知模型。正如JosephHenryCondon所解釋的那樣。這個想法是,人們形成一個模型。你向他們展示一些儀器、工具,比如水龍頭、電爐或類似的東西,并演示它是如何工作的。然后他們在腦子里形成一個模型,顯示它是如何在里面工作的,以幫助他們記住將來如何使用它。這可能是一個完全錯誤的模型,不知道黑盒子里面發生了什么。-約瑟夫-亨利-康頓,與約瑟夫-H-康頓的訪談(記錄)。
科學史,普林斯頓大學。2017-05-17檢索。根據康頓的說法,認知工程的思想是在Unix操作系統的早期工作之后發展起來的,并且獨立于這些工作。唐-諾曼在他1981年的文章《Unix的真相》中引用了認知工程的原則。用戶界面是可怕的。Norman批評Unix的用戶界面對于普通用戶來說是一場災難。然而,普通用戶并不是UNIX的目標用戶,而且正如上面Condon的話所表明的,用戶界面的高度抽象化導致了可能完全錯誤的認知模型。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7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