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證技術
論證技術是人工智能的一個子領域,它專注于將計算技術應用于論證和辯論的創建、識別、分析、導航、評估和可視化。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一般的論證哲學理論,特別是論證理論,被用來處理關鍵的計算挑戰,比如對非單調和可逆推理進行建模,以及為多代理系統設計穩健的協調協議。同時,計算論證框架語義的機制被引入,作為一種提供反對派計算的方式,以計算在沖突論證的背景下相信什么是合理的。有了這些基礎,該領域由2000年在蘇格蘭高地舉行的研討會啟動,其結果是由論證哲學家、修辭學家、法律學者和人工智能研究者共同撰寫了一本書。從那時起,該領域得到了各種專門活動的支持,如自2001年以來每年舉行的自然論證計算模型國際研討會(CMNA);自2004年以來每年舉行的多代理系統中的論證國際研討會(ArgMAS);自2014年以來每年舉行的論證挖掘研討會,以及自2006年以來每兩年舉行的論證計算模型會議(COMMA)。自2010年起,該領域也有了自己的期刊《論證與計算》,2016年之前由Taylor&Francis出版,此后由IOS出版社出版。論證技術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在用機器可讀的術語表示論證和基本概念方面缺乏標準化。許多不同的人工論證分析軟件工具,特別是開發了特異性和臨時性的論證表示方式,反映了不同的論證結構的基本概念方式。這種標準化的缺乏也意味著工具之間或研究項目之間沒有互換,而且幾乎沒有重復使用通常很昂貴的數據資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論證交換格式(ArgumentInterchangeFormat)著手建立一個通用標準,以捕捉論證的最小共同特征,然后在不同的環境中進行擴展。
大約從2018年開始,論證技術迅速發展,例如,IBM的大挑戰項目"辯論者項目",其結果于2021年3月發表在《自然》雜志上;德國研究資助者DFG于2019年開始的全國性的魯棒論證機器研究計劃RATIO;以及英國廣播公司于2019年在全國范圍內部署《證據工具包》。2021年,由斯蒂芬-弗萊講述的視頻對論證技術工作的社會動機進行了總結。
論證技術的技術
論證助手
論證助手是一種支持用戶撰寫論證的軟件工具。論證助手可以幫助用戶編寫內容,審查對方的內容,包括在對話的背景下。除了網絡服務之外,這種功能還可以通過文字處理軟件的插件結構或網絡瀏覽器來提供。例如,互聯網論壇可以通過這種軟件工具和服務得到極大的加強。論點博客ArguBlogging是一種軟件,它允許用戶在他們的網絡瀏覽器中選擇網頁上的部分超文本,并同意或不同意所選擇的內容,將他們的論點與鏈接的論點數據一起發布到他們的博客上。它以書簽的形式實現,為網絡瀏覽器增加功能,并與博客平臺(如Blogger和Tumblr)互操作。論據圖論據圖是對論據的可視化、圖表式的表述。這種可視化的圖表有助于圖表推理,并促進人們迅速和容易地掌握和理解信息的能力。論證圖可以提供結構化的、半正式的框架,用互動的視覺語言來表達論點。論證挖掘論證挖掘,或稱論證挖掘,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一個研究領域。論證挖掘的目標是借助計算機程序,從自然語言文本中自動提取和識別論證結構。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76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