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區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發展優勢 政策支持

      北海經濟開發區是國家戰略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規劃建設的四大臨港產業區之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會城市群經濟圈的最近出海通道,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的重要節點地區。2014年,市委、市更是把北海經濟開發區開發建設作為了再造一個新的重要支撐點,舉全市之力推進北海經濟社會發展。

       區位優勢

      地處環渤海中心地帶,北靠京津,南接山東,與膠東半島、遼東半島隔海相望,陸上距、天津不足300公里,是黃三角地區對接京津冀地區的最近沿海區域,特別是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北海經濟開發區的區位優勢、地緣優勢和產業對接優勢,將會得到更加充分地發揮和擴展。

       土地資源

      區域內土地多為未利用荒堿地、近海灘涂和鹽田,地廣人稀,未利用地集中連片,易于布局大型項目。目前,北海經濟開發區控制區域內擁有可直接利用的建設用地12萬畝,適于開發建設的未利用地15萬畝,且土地地勢平坦、成方連片,是中國沿海地區xxx的一塊面積大、人口少,可用做工業項目發展和產業園區建設的黃金寶地。

       港口資源

      區域內港2010年被交通運輸部批準為地區性重要港口,是會城市群經濟圈內的xxx海港,規劃吞吐能力1億噸。2015年6月,2個3萬噸級的散雜泊位已投運,正在開展10萬噸深水航道的前期工作,并將利用廣闊的臨港腹地,打造以臨港工業為保障的第五代港口。

       交通條件

    深高速、濱德高速、榮烏高速、濟東高速、沿海高速等在區域穿過,G205、S311、S320、S237、S239、沿海高等級公等國省干線交匯貫穿,形成了高效的公網絡,與京津冀、濟青煙實現了高速互通。黃大鐵、德大鐵和正在建設中的疏港鐵在新區穿過或在附近經過,構成了人員、貨物流動的快速通道。高速鐵。距離省高鐵車站180公里,距離濟南高鐵站250公里,三個小時內均能到達。港的開發建設,為國際物流構筑了低廉、便捷的海陸一體化的交通運輸體系。距離濟南國際機場200公里,距離首都機場300公里,且有高速公相連,空運條件便利。

       產業基礎

      所屬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冶金、化工、紡織機械制造、糧油果蔬等為代表的優勢產業及戰略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產業格局,擁有魏橋、西王、濱化、京博等世界五百強及納稅過億元的重點企業。世界五百強企業魏橋創業集團在北海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的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園,全力打造全國一流的以鋁基復合材料為主的新材料,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產,二期工程全面開工建設。

       漁業資源

      全區已開發水產養殖面積29萬畝,養殖從業人員達到2000人左右,年產量5萬多噸,水產養殖年實現產值2.7億元,特別是對、梭子蟹、鱸、梭魚、毛蝦、沙蠶、豐年蟲、文蛤等名優特海產品資源豐富,并且育種有海參、南美白對蝦、日本對蝦、三疣梭子蟹、半滑舌鰨等,已成為京津塘地區的海鮮供應和育種。

       配套設施

      主干網框架搭建完成,排水、供熱、供氣等地下管線不斷完善。xxx供熱中心建成投運,區域內實現了集中供熱。總庫容1500萬方的北海水庫一期工程實現正常供水運營,投資1.7億元的港供水工程開閘放水。統籌城鄉共享發展,分別投資6000萬元完成了在全市率先完成了農村綜合整治硬化、美化和西部大通道建設工程,投資7200萬元的規劃了區垃圾處理廠。省級北海濕地公園開園運行,北海xxx實驗學校、北海客運中心、社會服務中心、起步區污水處理廠今年投入使用。

       氣候特征 氣溫

      多年平均氣溫:13.1℃,年極端最高氣溫:38.9℃,年極端最低氣溫:-15.6℃。

       降水

      多年平均降水量:523.4mm,年xxx降水量:698.5mm(出現于1977年7月),降水多集中在7、8兩月,尤其8月份最多,7、8兩月降水量占全年總降水量的59.4%。

       風況

      區內常風向為SW(西南)向,頻率為11.37%,次常風向為E和ENE向,頻率分別為8.88%和6.91%。

       歷史文化

    20世紀初,現代中國之父孫中山為貧窮落后的中國構建了一個通過實業救國的東方大國之夢,為國人留下了一份珍貴的遺產《建國方略》。在實業計劃中,四通八達的港口、鐵等方面的建設,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大動脈。孫中山規劃建設31個港口,其中黃河港即為現在的港。

       交通體系 防潮大堤

      無棣、沾化兩縣已建成防潮大堤總長275.8公里,其中臨海防潮堤62公里,臨河防潮堤201.8公里。防潮大堤的建設使北部沿海地區的20萬畝農田、126村12萬人口、7萬畝蝦場、25萬畝鹽場、24萬畝濕地、400多口油井得到有效。防潮大堤是一項集防潮、交通、國防安全、生態開發、旅游、航海碼頭建設于一體的綜合性工程,為沿海經濟開發構筑了堅固屏障,了北海新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安全。

       道設施

    北海新區道基礎設施呈現為四橫三縱網狀結構,其中東西向干道四條(榮烏高速公、S320新海、S311海港、S312濱孤),南北向干道3條(長深高速公、S239大濟、S237濱港)。北海新區主要通過長深高速和S320新海與省相連,通過S239大濟接205國道與市相連,通過榮烏高速和S312濱孤與東營市相連,通過其他省道與市其它區縣相連。區域內徒駭河、套爾河等河流都具有較好的通航條件,砂石等礦建材料及雜貨可用小船溯河上達港口疏運。大高通用航空城飛機跑道達到4C級標準,航空物流業已經正式開通。同時,正在加快疏港橋梁建設,重點推進套爾河大橋建設工作,加快東西港區連接步伐。

       示范

      根據北海新區的產業發展現狀、發展方向,招商引資應實現兩步走戰略。xxx階段,到2010年,按照非禁即準的原則,以優惠政策和要素低成本優勢為支撐,鼓勵跨國公司和境內外民營經濟參與北海新區發展,實施廣招商戰略。除國家法律、法規明令進入的行業和領域外,允許入區項目自主選擇經營項目和經營方式。結合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充分利用北海新區擁有大量鹽堿地的優勢,積極支持現有優勢企業加大投資力度。大力吸引成本型企業的入駐,特別是市內、濟南都市圈內、內、環渤海灣地區及日韓企業。第二階段,2010年后,按照綠色招商的發展,以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適宜創業、創新發展的政策為支持,吸引世界500強企業和國內知名企業到北海新區建立分部,實施招大商和深招商戰略。專業化招商方向,注重招商引資與鼓勵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走新興工業化道結合起來,與完善產業鏈、優化提升產業集群、增強產業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結合起來,將產業集群的核心企業、產業鏈的關鍵企業,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借此帶動大量配套企業、關聯項目的群體跟進。

       發展布局

      按照國家《黃河三角洲發展規劃》和省委、省的要求,北海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在市委、市的領導下和社會的大力支持下,多方征求意見,確定了科學規劃、分步實施,項目帶動、多元開發,塊狀隆起、集約發展的二十四字方針,提出了深入實施以港興區、基礎立區、產業富區、活區、生態建區的五大戰略,明確了一年搭框架、三年大變樣、五年上水平,努力打造黃河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及早建成經濟繁榮、優美、生活富裕的xxx高效生態經濟區的發展目標

      根據總體思和建設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先行區、xxx循環經濟示范區、環渤海地區物流中心、藍色經濟集聚區的發展定位,北海新區發揮臨海臨港優勢確定了一港、一城、一帶、十區的空間布局,一港,即以港為發展龍頭,充分發揮港口作用,發展海洋運輸業和倉儲業;一城,即生態城,在北部沿海布局,做為行政、文化、生活服務區,重點發展房地產、商貿、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現代服務業;一帶,即沿海生態防護林帶;十區,即貝殼堤生態濕地區、魯北循環經濟示范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現代畜牧業示范區、臨港產業園區、臨港物流區、淺海灘涂開發和健康養殖區、現代漁港經濟區、休閑觀光旅游區、新能源科技研發示范區等十大專業園區。

      2012年11月22日,鋼鐵可循環流程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市人民、山東焦化集團共同在舉行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優先啟動項目鐵流程鐵前工序余熱高效利用節能綜合技術及示范項目啟動儀式。該項目由鋼鐵研究總院、寶鋼集團、、山東焦化集團等四單位承擔,落戶在北海經濟開發區,計劃總投資約280億元。北海新區作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主戰場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北海新區搶抓黃藍兩大戰略重大機遇,主動轉方式、調結構,大力發展高效生態產業,經濟社會始終保持了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良好勢頭。今年落戶北海經濟開發區的 鋼鐵流程鐵前工序余熱高效利用節能綜合技術及示范項目既是發展高效生態產業的重要突破,也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一步,必將對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鋼鐵產業提升、節能減排產生積極推動作用。

    北海新區規劃圖

       區域綜述 發展思

      十二五期間,北海新區發展的總體思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開發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突出高效生態主題,開發與并重,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并舉,按照科學規劃、分步實施,項目帶動、多元開發,塊狀隆起、集約發展的工作方針,強化規劃引領、完善基礎設施、優化產業結構、突出創新,深入實施以港興區、基礎立區、產業富區、活區、生態建區五大戰略,力爭一年搭框架、三年大變樣、五年上水平,努力打造黃河三角洲區域和環渤海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及早建成經濟繁榮、優美、生活富裕的xxx高效生態經濟區。

       功能定位

      立足資源、區位優勢,著眼于發展高效生態經濟和藍色經濟,北海新區的發展定位是:建設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先行區、xxx循環經濟示范區、環渤海地區物流中心、藍色經濟集聚區。

       空間布局

      依據功能定位,確定了一港、一城、一帶、十區的空間布局,一港,即以港為發展龍頭,充分發揮港口作用,發展海洋運輸業和倉儲業;一城,即北海新城,在北部沿海布局,做為行政、文化、生活服務區,重點發展房地產、商貿、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現代服務業;一帶,即沿海生態防護林帶; 十區,即貝殼堤生態濕地區、魯北循環經濟示范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現代畜牧業示范區、臨港產業園區、臨港物流區、淺海灘涂開發和健康養殖區、現代漁港經濟區、休閑觀光旅游區、新能源科技研發示范區等十大專業園區。

       產業重點和方向

      一是綠色化工。加快發展海洋化工、鹽化工、精細化工、農用化工;二是臨港工業。重點發展冶金、高效燃煤發電石油化工、糧油加工等以大進大出為特征的工業;三是臨港物流業。主要做好礦石、液體化工、煤炭、糧油、建材的運輸、儲存和配送。四是先進制造業。著力發展生物產業、新材料、電子信息、設備及零部件制造業;五是現代服務業。突出發展海洋運輸、物流、旅游、金融、房地產、文化科技、中介服務;六是現代漁業和鹽業。提升發展海洋捕撈、海水養殖、水產品精深加工和貿易,將海水養殖和制鹽相結合,穩定原鹽產量;七是新能源。積極開發利用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和潮汐能。

       優惠政策 財稅政策

      投資新建項目,市級以上收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有幅度的,均按的下限征收。新辦工業企業,根據固定資產投資額度和稅收貢獻大小,由新區財政給予一定比例的勵。

       土地政策

      根據國家有關土地政策,新區土地招拍掛價格為4.5萬元每畝(含辦理土地手續過程中的各種收費)。對固定資產投資額特別巨大或年納稅額1000萬以上的企業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實行土地專供。屬國家鼓勵發展的高新技術項目,在獲得省級以上主管部門(含省級)認定后,每畝土地再給予上述政策相應地價20%的優惠。按人民要求,固定資產投資強度必須在每畝100萬元以上。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7859/

    (11)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