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性色覺
編輯腦性色覺是一種色盲,是由大腦皮層的損傷引起的,而不是眼睛視網膜細胞的異常。它經常與先天性色覺障礙混淆,但這兩種疾病的基本生理缺陷是完全不同的。有一種類似但不同的缺陷,叫做顏色失認癥,即一個人有完整的顏色知覺(通過匹配任務測量),但在顏色識別方面有缺陷,例如知道自己在看哪種顏色。
體征和癥狀
編輯患有腦性失色癥的病人在被問及時否認有任何顏色的經驗,而且不能通過標準的臨床評估,如Farnsworth-Munsell100色調測試(一種沒有命名要求的顏色排序測試)。患者往往不會注意到他們失去了色覺,而只是把他們看到的世界描述成單調的。大多數人描述看到的世界是深淺不一的灰色。這一觀察指出了腦性色覺障礙和先天性色覺障礙之間的一個關鍵區別,因為那些先天性色覺障礙的人從未體驗過顏色或灰色。
病理生理學
編輯腦性色覺障礙與其他形式的色盲有著微妙而重要的區別。它是大腦皮層損傷的結果,這種損傷是通過人類腹側枕顳皮層的一個特定區域的缺血或梗塞而產生的。這種損害幾乎總是由受傷或疾病造成的。
分類
2005年的一項研究考察了1970年以來92例腦部病變影響色覺的研究。腦性色覺障礙者受影響的嚴重程度和視野大小因人而異。
雙側和半場
2005年研究中的大多數病例是枕葉皮層雙側病變的結果。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是由于雙側病變更容易產生失色癥狀的結果,或者是由于更嚴重的腦外傷患者更經常被收治而產生的抽樣效應。在許多被檢查的病例中,病人報告只有部分色覺喪失。色覺喪失的位置可以限制在一個半球或四分之一的視野內。半色癥這個詞被用來表示那些只在一個半球的視野中出現顏色喪失的病人。
短暫性
在更罕見的情況下,相關的枕葉皮層暫時缺血會導致短暫性失色癥。
在一個案例中,一位78歲的中風患者失去了識別顏色的能力,但在醫生進行顏色判斷測試之前,他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缺陷。即使在得到這些信息時,患者仍然認為自己保留了感知顏色的能力,盡管他周圍的世界看起來是灰色的。他把這種失色癥歸因于光線不好,病人花了幾個星期才完全意識到自己殘疾的程度。此外,還出現了準盲癥的特征性合并癥。兩個月后,經過醫生的頻繁治療,測試表明他的顏色已經完全恢復。大腦后動脈病變引起的缺血已經消退,后續的核磁共振掃描顯示,枕葉皮層的血流已經再次恢復。
與其他缺陷共同發生
與大腦色覺障礙同時出現的最常見的疾病是前視癥,即無法識別或回憶人臉。在一些研究中,合并癥的發生率高達72%。這一重要性沒有被忽視,而且是一個正在進行的研究課題。
腦性消隱癥患者的空間敏銳度往往很差。
診斷
編輯腦性消隱癥可以通過色覺測試輕松診斷出來,常見的是Farnsworth-Munsell100色調測試或Ishihara平板測試。
值得注意的是,幾乎50%被診斷為腦性色覺障礙的受測者能夠在顏色命名測試中表現正常。然而,由于這些報告的來源,這些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質疑。只有29%的腦性色覺障礙患者能成功通過石原板測試,而石原板測試是一個更被接受、更標準化的色盲測試。
與先天性色覺障礙的區別
先天性色覺障礙和腦性色覺障礙之間最明顯的區別特征就是色覺障礙。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8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