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度(色彩學)、色度和飽和度是感知色彩的屬性,與色度強度有關。它們分別描述了色度強度的三個不同方面,但在這些方面沒有明確區分的情況下,這些術語經常被松散地互換使用。
- 色度(色彩學)是一種視覺感知的屬性,根據這種屬性,一個區域的感知色彩似乎更多或更少地具有色度。一個物體所喚起的色度不僅取決于它的光譜反射率,也取決于照明的強度,并且隨著后者的增加而增加,除非亮度非常高。
- 色度是一個區域的色度,被判斷為與一個類似的照明區域的亮度的比例,該區域看起來是白色或高透光。因此,色度大多只取決于光譜特性,因此被看作是描述物體顏色。
- 飽和度是指一個區域的色彩與它的亮度成正比來判斷的,它實際上是感知到的來自該區域的光的白度的不同。一個具有一定光譜反射率的物體在所有的照明水平上都表現出近乎恒定的飽和度,除非亮度非常高。
由于多彩度、色度和飽和度被定義為感知的屬性,它們不能像這樣被物理測量,但它們可以被量化為與心理測量尺度有關的,旨在實現感知上的均衡--例如,Munsell系統的色度尺度。一個物體的色度和亮度是它的色彩和亮度與同一事物的比例判斷(一個類似的照明區域的亮度,看起來是白色或高透光),而來自該物體的光的飽和度實際上是該物體的色度與亮度的比例判斷。在Munsell色調頁上,均勻飽和度的線條因此傾向于從黑點附近輻射開來,而均勻色度的線條則是垂直的。
色度
編輯飽和度的天真定義并沒有說明其反應函數。在CIE XYZ和RGB色彩空間中,飽和度被定義為加色混合,并具有與任何以白色或白點照度為中心的縮放成比例的特性。然而,這兩個色彩空間在心理上感知的色彩差異方面是非線性的。定義一個類似于飽和度的量也是可能的,有時也是可取的,它在心理視覺感知方面是線性的。
CIE LCh(ab)和CIE LCh(uv)坐標中的色度具有更多心理視覺上的線性優勢,然而它們在線性分量色彩混合方面是非線性的。因此,CIE 1976 Lab和LUV色彩空間中的色度與傳統意義上的飽和度有很大的不同。
在色彩外觀模型中
另一種在心理視覺上更加準確,但也更加復雜的獲得或指定飽和度的方法是使用像CIECAM02的色彩外觀模型。在這里,色度顏色外觀參數可能(取決于顏色外觀模型)與例如照明的物理亮度或發射/反射表面的特性交織在一起,這在心理上是更合理的。
飽和度
編輯一種顏色的飽和度由光強度和它在不同波長的光譜上的分布程度共同決定。最純的(最飽和的)顏色是通過在高強度下使用一個波長來實現的,例如激光。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8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