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編輯靛藍色是一種接近色輪藍(RGB色彩空間中的一種原色)的深色,也是群青的一些變體,基于同名的古代染料。
靛藍這個詞來自拉丁語indicum,意思是印度,因為這種染料最初是從印度出口到歐洲的。
傳統上,它被認為是可見光譜中的一種顏色,也是彩虹的七種顏色之一:介于藍色和紫色之間的顏色;然而,關于它在電磁波譜中的實際位置,來源不一。
第 一次在英語中使用靛藍作為顏色名稱的記錄是在1289年。
歷史
編輯靛藍色feratinctoria和相關物種在古代曾在東亞、埃及、印度、孟加拉國和秘魯被種植。
使用靛藍的最早的直接證據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來自當代秘魯的瓦卡普里塔。老普林尼提到印度是這種染料的來源,它就是以這個名字命名的。
西班牙探險家發現了美洲的一種靛藍品種,并開始在危地馬拉種植這種產品。英國人和法國人隨后開始鼓勵在其西印度群島種植藍靛。
在北美,藍靛由伊麗莎-盧卡斯引入南卡羅來納州,在那里它成為第二大經濟作物(僅次于水稻)。在xxxxxx之前,藍靛占了美國出口價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藍色染料可以由兩種不同類型的植物制成:藍靛植物和菘藍植物(Isatistinctoria),前者產生xxx的效果,后者也被稱為粉黛。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菘藍是歐洲藍色染料的主要來源。
隨著貿易路線的開辟,菘藍被真正的靛藍所取代,現在這兩種植物來源基本上都被合成染料所取代。
作為光譜顏色的分類
編輯早期現代英語中的靛藍指的是染料,而不是顏色(色調)本身,而且靛藍在傳統上不是基本顏色命名系統的一部分。
現代資料將靛藍置于420和450納米之間的電磁光譜中,它位于色輪(RGB)藍色的短波一側,朝向(光譜)紫色。不過,這個定義與實際的靛藍染料的顏色的對應關系是有爭議的。
光學科學家哈迪和佩林將靛藍列為波長在445和464納米之間,它占據了一個光譜段,從大約色輪(RGB)藍色延伸到長波一側,朝向天藍色。
艾薩克-牛頓將靛藍作為其作品的七種基礎色之一。16世紀60年代中期,當牛頓在劍橋附近的一個集市上買了一對棱鏡時,東印度公司已經開始向英國進口靛藍染料,取代了自產的菘藍作為藍色染料的來源。
在光學史上的一個關鍵實驗中,年輕的牛頓將一束狹長的陽光透過棱鏡,在墻上產生了一條類似彩虹的顏色帶。在描述這個光學光譜時,牛頓承認光譜有一系列的顏色,但他命名了七種顏色。原色或原生色是紅、黃、綠、漂白和紫色;還有橙色、印度色和不確定的中間漸變色。
他把這七種棱形顏色與西方大調音階的七個音符聯系起來,如他的色輪所示,橙色和靛藍是半音。在決定了七種顏色之后,他要求一個朋友反復分割從棱鏡投射到墻上的光譜。
因此,靛藍色被算作彩虹的傳統顏色之一。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和赫爾曼-馮-亥姆霍茲接受靛藍作為光譜中紫羅蘭側翼顏色的合適名稱。
后來的科學家得出結論,牛頓對顏色的命名與目前的用法不同。
根據加里-沃爾德曼的說法,仔細閱讀牛頓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稱之為靛藍的顏色,我們通常會稱之為藍色;那么他的藍色就是我們稱之為藍綠色、青色或淺藍色。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86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