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鳳頭鸚鵡
編輯紅嘴鳳頭鸚鵡(Cacatuahaematuropygia),也被稱為菲律賓鳳頭鸚鵡,當地人稱為katala、abukay、agay或kalangay,是鳳頭鸚鵡的一種。它的大小和形狀與Tanimbarcorella大致相同,但因其氣孔周圍有紅色的羽毛而容易區分。
描述
編輯羽色為全白,尾部為紅色,帽端為白色,尾部為淡黃色,翼下為淡黃色。它長12英寸(30厘米),翼展為8.6英寸(22厘米)。Ebird描述它是巴拉望島和其他幾個分散的島嶼上的一種罕見的大型森林鸚鵡。它受到了嚴重的xxx。可以在小島上或紅樹林中棲息,并在更開闊的地方覓食,包括農田。大部分為白色,臉頰、尾巴和翅膀底部為淡黃色,尾巴基部有紅色斑塊。注意蒼白的喙和眼睛周圍裸露的白色皮膚。隱蔽的峰頂通常是平舉的。它是毫不含糊的。聲音包括各種鼻音或緊急呼叫。紅嘴鳳頭鸚鵡會發出一種特有的咩咩聲,以及大多數鳳頭鸚鵡常見的尖叫聲或口哨聲。它比大多數鳳頭鸚鵡更安靜,比傘狀鳳頭鸚鵡或摩鹿加鳳頭鸚鵡安靜得多。
棲息地和保護狀況
編輯它似乎只限于主要在50米以下的低地原始森林和/或次生林,沿河或鄰近有紅樹林的沿海地區。該物種的據點是巴拉望動物區,自1998年以來,卡塔拉基金會一直在那里開展菲律賓鳳頭鸚鵡的保護項目。在巴拉望的納拉市和普林塞薩港,特別是在拉薩島,已經在野外發現了大約180只個體,用于保護。像卡塔拉基金會或雨林救援組織這樣的保護組織正試圖阻止這一建設。由于誘捕籠中鳥的非法貿易,鳥類的數量已經急劇減少。每只鳥的價格很高(2006年在馬尼拉約為300美元),這意味著幼鳥幾乎從每一個可以到達的巢穴中被帶走。其他因素包括沿海棲息地的喪失和作為農業害蟲的xxx。
隨著2008年在潘達南島實施筑巢保護計劃,鳳頭鸚鵡數量從40只增加到2015年底的至少230只。盡管有這些大規模的努力,但在影響其他地點的許多威脅下,鳳頭鸚鵡的種群被認為是在整體上下降的。目前正在對一些地點進行評估和測試,以確定它們是否適合進行移地。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8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