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勒烯
編輯富勒烯是一種碳的異構體,其分子由碳原子通過單鍵和雙鍵連接而成,形成一個封閉或部分封閉的網狀結構,有五到七個原子的融合環。該分子可能是一個空心球體,一個橢圓體,一個管子,或許多其他形狀和尺寸。石墨烯(石墨的一個孤立的原子層)是一個由規則的六邊形環組成的扁平網狀結構,可以被看作是這個家族的一個極端成員。
具有封閉網狀拓撲結構的富勒烯非正式地用其經驗公式Cn表示,通常寫作Cn,其中n是碳原子的數量。然而,對于n的某些值來說,可能有一個以上的異構體。
該家族以其最著名的成員buckminsterfullerene(C60)命名,buckminster Fuller也是以其命名。閉合富勒烯,特別是C60,也被非正式地稱為buckyballs,因為它們與美式足球的標準球很相似。嵌套的閉合富勒烯被命名為 "扣球洋蔥"。圓柱形富勒烯也被稱為碳納米管或Buckybales。純富勒烯或混合富勒烯的散裝固體形式被稱為富勒烯。
預測富勒烯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只有在1985年意外合成之后,才在自然界和外太空中檢測到它們。富勒烯的發現極大地擴展了已知的碳同位素的數量,以前只限于石墨、鉆石和無定形碳,如煤煙和木炭。它們的化學特性和技術應用,特別是在材料科學、電子學和納米技術方面的應用,一直是激烈研究的對象。
歷史
編輯預測和有限的觀察
二十面體C60H60籠在1965年被提及為一種可能的拓樸結構。Eiji Osawa在1970年預測了C60的存在。他注意到冠烯烴分子的結構是足球形狀的一個子集,并假設可能還存在一個完整的球形結構。他的想法在日本的一份科學雜志上被報道,但他的想法和任何翻譯都沒有傳到歐洲或美洲。
同樣在1970年,R. W. Henson(當時在英國原子能研究機構)提出了一個C60結構,并制作了一個模型。不幸的是,這種新形式的碳的證據在當時是非常薄弱的,因此該提議遭到了懷疑,并且從未發表。它在1999年才被認可。。
1973年,在Henson之外,一組來自蘇聯的科學家對C60的穩定性進行了量子化學分析,并計算了其電子結構。這篇論文發表于1973年,但科學界并沒有對這一理論預測給予太多的關注。
1980年左右,Sumio Iijima從碳黑的電子顯微鏡圖像中確定了C60的分子,它形成了一個結構像洋蔥的顆粒的核心。
同樣在20世紀80年代,米爾德里德-德雷斯豪斯和遠藤森信與T.文卡特桑合作,指導了用激光爆破石墨的研究,產生了碳原子團,后來被確定為富勒烯。
發現C60
1985年,蘇塞克斯大學的Harold Kroto與萊斯大學的James R. Heath, Sean O'Brien, Robert Curl, and Richard Smalley合作,在富勒烯在氦氣環境中蒸發后產生的碳被發現于煙塵殘留物。在產品的質譜中,出現了不連續的峰,對應于具有60或70個以上碳原子的精確質量的分子,即C60和C70。
研究小組將這種結構確定為現在熟悉的Buckyballs。
Buckminsterfullerene這個名字最終被發現者選為C60,作為對美國建筑師Buckminster Fuller的致敬,因為該結構與他推廣的測地穹頂依稀相似;如果它們被擴展到一個完整的球體,也會有二十面體的對稱性組。選擇烯烴結尾是為了表明碳是不飽和的,只與其他三個原子相連,而不是正常的四個原子。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89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