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代甲烷
編輯鹵代甲烷化合物是甲烷(CH4)的衍生物,其中一個或多個氫原子被鹵素原子(F、Cl、Br或I)取代。鹵代甲烷既是天然存在的,特別是在海洋環境中,也是人類制造的,最明顯的是作為制冷劑、溶劑、推進劑和熏蒸劑。包括氯氟烴在內的許多鹵代甲烷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為它們在暴露于高海拔地區的紫外線時變得活躍,并破壞了地球的保護性臭氧層。
結構和特性
編輯與甲烷本身一樣,鹵代甲烷是四面體分子。鹵素原子的大小和電荷與氫以及彼此之間的差別很大。因此,大多數鹵甲烷偏離了甲烷的完美四面體對稱性。
鹵甲烷的物理特性取決于化合物中鹵素原子的數量和特性。一般來說,鹵甲烷具有揮發性,但由于鹵化物的極化性,其揮發性比甲烷低。鹵化物的極化性和分子的極性使它們成為有用的溶劑。鹵甲烷的可燃性遠遠低于甲烷。廣義上講,化合物的反應性以碘化物xxx,氟化物最低。
生產
編輯工業路線
鹵甲烷可從豐富的前體(即天然氣或甲醇)和鹵素或鹵化物中大規模生產。它們通常由三種方法之一制備。
- 甲烷的自由基氯化(在紫外線下):
CH4 + Cl2 → CH3Cl + HCl。
這種方法對于生產CH4-nCln(n=1、2、3或4)很有用。這種方法的主要問題是它會產生鹽酸,而且會產生不同產品的混合物。使用過量的CH4主要產生CH3Cl,使用過量的Cl2主要產生CCl4,但仍會有其他產品的混合物。這種方法用于生產一氯化物、-溴化物和-碘化物。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9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