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局域網
編輯控制器區域網絡(CAN)是一個強大的車輛總線標準,旨在允許微控制器和設備在沒有主機的情況下相互通信。它是一個基于消息的協議,最初設計用于汽車中的多路復用電線以節省銅,但它也可用于許多其他情況。對每個設備來說,幀中的數據是按順序傳輸的,但如果有多個設備同時傳輸,具有最高優先級的設備可以繼續傳輸,而其他設備則退后。幀由所有設備接收,包括發送設備。
歷史
編輯控制器局域網的開發始于1983年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該協議于1986年在密歇根州底特律舉行的汽車工程師學會(SAE)會議上正式推出。xxx批CAN控制器芯片于1987年由英特爾公司推出,此后不久由飛利浦公司推出。1991年發布的梅賽德斯-奔馳W140是xxx輛使用基于CAN的復用布線系統的量產汽車。
博世已經發布了幾個版本的CAN規范,最新的是1991年發布的CAN 2.0。該規范有兩個部分,A部分是具有11位標識符的標準格式,B部分是具有29位標識符的擴展格式。一個具有11位標識符的CAN設備通常被稱為CAN 2.0A,一個具有29位標識符的CAN設備通常被稱為CAN 2.0B。這些標準可從博世免費獲得,還有其他規格和白皮書。
1993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布了CAN標準ISO 11898,該標準后來被重組為兩部分;ISO 11898-1涵蓋數據鏈路層,ISO 11898-2涵蓋高速CAN的CAN物理層。ISO 11898-3是后來發布的,涵蓋了低速、容錯CAN的CAN物理層。物理層標準ISO 11898-2和ISO 11898-3不是博世CAN 2.0規范的一部分。這些標準可以從ISO購買。
博世仍在積極擴展CAN標準。2012年,博世發布了CAN FD 1.0或具有靈活數據速率的CAN。該規范使用不同的幀格式,允許不同的數據長度,并可在仲裁決定后選擇切換到更快的比特率。CAN FD與現有的CAN 2.0網絡兼容,因此新的CAN FD設備可以與同一網絡中的現有CAN設備共存。
控制器局域網是用于車載診斷(OBD)-II車輛診斷標準的五個協議之一。自1996年以來,OBD-II標準對在美國銷售的所有轎車和輕型卡車都是強制性的。自2001年以來,EOBD標準對在歐盟銷售的所有汽油車都是強制性的,自2004年以來對所有柴油車都是強制性的。
應用
編輯- 乘用車、卡車、公共汽車(內燃和電動)
- 農業設備
- 航空電子和導航電子
- 工業自動化和機器控制
- 電梯。自動扶梯
- 建筑自動化
- 醫療儀器和設備
- 腳踏車
- 模型鐵路/鐵路
- 船舶和其他海洋應用
- 照明控制系統
- 3D打印機
汽車
現代汽車 可能有多達70個電子控制單元(ECU)用于各種子系統。傳統上,xxx的處理器是發動機控制單元。其他的則用于自動駕駛、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變速器、安全氣囊、防抱死/ABS、巡航控制、電動助力轉向、音頻系統、電動車窗、車門、后視鏡調節、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電池和充電系統等。其中一些形成了獨立的子系統,但其他子系統之間的通信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子系統可能需要控制一個執行器或接收一個傳感器的反饋。
CAN標準的設計就是為了滿足這種需要。一個關鍵的優勢是,不同車輛系統之間的互連可以允許只使用軟件來實現廣泛的安全、經濟和便利功能--這些功能如果使用傳統的車輛電氣系統進行硬接線,會增加成本和復雜性。例子包括:
- 自動啟動/停止。來自車輛周圍的各種傳感器輸入(速度傳感器、轉向角、空調開/關、發動機溫度)通過控制器局域網進行整理,以確定是否可以在靜止狀態下關閉發動機,以提高燃油經濟性和排放。坡道保持功能通過控制器局域網從車輛的傾斜傳感器(也被防盜報警器使用)和路速傳感器(也被ABS、發動機控制和牽引控制使用)獲取輸入,以確定車輛是否停在坡道上。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90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