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駕駛艙
編輯玻璃駕駛艙是一種飛機駕駛艙,它有一個電子(數字)飛行儀表顯示器,通常是一個大的液晶屏幕,而不是傳統的模擬表盤和儀表。傳統的駕駛艙依靠許多機械儀表(綽號蒸汽表)來顯示信息,而玻璃駕駛艙則使用由飛行管理系統驅動的幾個多功能顯示器,可以根據需要調整顯示飛行信息。這簡化了飛機的操作和導航,使飛行員能夠只關注最相關的信息。它們也受到航空公司的歡迎,因為它們通常不需要飛行工程師,節省了成本。近年來,該技術也已在小型飛機上廣泛使用。
隨著飛機顯示器的現代化,為其提供信息的傳感器也在現代化。傳統的陀螺儀已經被電子姿態和航向參考系統(AHRS)和空中數據計算機(ADC)所取代,提高了可靠性,減少了成本和維護。
早期的玻璃駕駛艙,如麥道MD-80、波音737 Classic、ATR 42、ATR 72以及空客A300-600和A310,只使用電子飛行儀表系統(EFIS)來顯示姿態和導航信息,保留了傳統的機械儀表來顯示空速、高度、垂直速度和發動機性能。波音757和767-200/300引進了發動機電子指示和機組警報系統(EICAS)來監測發動機性能,同時保留了空速、高度和垂直速度的機械儀表。
后來在波音737NG、747-400、767-400、777、空客A320、后來的空客、伊留申Il-96和圖波列夫Tu-204中發現的玻璃駕駛艙已經完全取代了前幾代飛機的機械儀表和警告燈。在整個20世紀末,裝有玻璃駕駛艙的飛機仍然保留了模擬高度計、姿態和空速指示器作為EFIS指示故障時的備用儀表,而更多的現代飛機則越來越多地使用數字備用儀表,如綜合備用儀表系統。
歷史
編輯玻璃駕駛艙起源于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的軍用飛機;早期的例子是F-111D的Mark II航電系統(1967年首次訂購,1970-73年交付),它有一個多功能顯示器。
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航空運輸業務被認為要求不高,不需要像電子飛行顯示器這樣的先進設備。同時,計算機技術也沒有達到足夠輕巧和強大的電子設備的水平。運輸機越來越復雜,數字系統的出現和機場周圍空中交通的增加開始改變這種狀況。
波音2707是xxx批設計有玻璃駕駛艙的商用飛機之一。大多數駕駛艙儀表仍然是模擬的,但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器將被用于姿態指示器和水平情況指示器(HSI)。然而,在無法克服的技術困難之后,2707在1971年被取消,最終美國政府終止了對該項目的資助。
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普通運輸機有一百多個駕駛艙儀器和控制裝置,主要的飛行儀器已經被指標、橫杠和符號擠滿了,越來越多的駕駛艙元素在爭奪駕駛艙空間和飛行員的注意力。因此,NASA研究了能夠將原始的飛機系統和飛行數據處理成一個綜合的、容易理解的飛行情況的顯示器,最終進行了一系列的飛行,展示了完整的玻璃駕駛艙系統。
美國宇航局領導的玻璃駕駛艙工作的成功反映在對電子飛行顯示器的全面接受上。
隨著飛行員對飛機/環境的相對情況(或情境意識)的理解的提高,飛行的安全性和效率也隨之提高。
到20世紀90年代末,液晶顯示器(LCD)面板因其效率、可靠性和可讀性而越來越受到飛機制造商的青睞。早期的液晶面板可讀性差,在某些視角下的響應時間短,不適合航空使用。現代飛機,如波音737下一代、777、717、747-400ER、747-8F 767-400ER、747-8和787,空客A320系列(后期版本)、A330(后期版本)、A340-500/600、A340-300(后期版本)、A380和A350都在玻璃駕駛艙內安裝了LCD裝置。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9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