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存盤
編輯閃存盤(也叫拇指驅動器)是一種數據存儲設備,包括帶有集成USB接口的閃存。它通常是可移動的,可重寫的,比光盤小得多。大多數重量小于30克(1盎司)。自2000年底首次出現在市場上以來,與幾乎所有其他計算機內存設備一樣,存儲容量不斷上升,而價格卻不斷下降。截至2016年3月,8至256千兆字節(GB)的閃存盤經常出售,而512GB和1兆字節(TB)的單位則不太常見。截至2018年,2TB閃存盤是目前存儲容量xxx的。有些允許多達100,000次寫入/擦除循環,這取決于所使用的存儲芯片的確切類型,并且被認為在正常情況下物理壽命在10至100年之間(架子上的存儲時間)。
閃存盤的常見用途是存儲、補充備份和傳輸計算機文件。與軟盤或光盤相比,它們更小、更快、容量更大,并且由于沒有移動部件而更耐用。此外,它們比軟盤更不容易受到電磁干擾,而且不會受到表面劃痕的傷害(不像CD)。然而,與任何閃存一樣,由于長期缺乏電力而導致的比特泄漏的數據損失,以及由于制造不良而導致的控制器自發故障的可能性,可能使其不適合長期的數據存檔。保留數據的能力受到控制器的固件、內部數據冗余和糾錯算法的影響。
直到2005年左右,大多數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除了USB端口外,還提供了軟盤驅動器,但在廣泛采用USB端口和與1.44兆字節(1440千字節)的3.5英寸軟盤相比更大的USB驅動器容量后,軟盤驅動器變得過時了。
閃存盤使用USB大容量存儲設備類標準,由現代操作系統如Windows、Linux、macOS和其他類似Unix的系統,以及許多BIOS啟動ROM原生支持。支持USB 2.0的USB驅動器可以存儲更多的數據,并且比CD-RW或DVD-RW驅動器等更大的光盤驅動器的傳輸速度更快,可以被許多其他系統讀取,如Xbox One、PlayStation 4、DVD播放器、汽車娛樂系統,以及一些手持設備,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盡管電子類似的SD卡更適合這些設備,由于其標準化的外形尺寸,它可以被安置在設備內而不突出。
閃存盤由一個攜帶電路元件的小型印刷電路板和一個USB連接器組成,在塑料、金屬或橡膠外殼內進行電氣絕緣和保護,例如,可以放在口袋里或鑰匙鏈上。有些配備了一個I/O指示LED,在訪問時亮起或閃爍。USB接口可以通過一個可拆卸的蓋子來保護,或者縮進驅動器的主體,盡管它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不太可能被損壞。大多數閃存盤使用標準的A型USB連接,允許與個人電腦上的一個端口連接,但也有其他接口的驅動器(例如微型USB和USB-C端口)。閃存盤通過USB連接從電腦上獲取電源。有些設備結合了便攜式媒體播放器和USB閃存的功能;它們只在用于播放音樂時才需要電池。
歷史
編輯閃存盤的基礎是閃存,一種由Fujio Masuoka在1980年代初發明的浮動門半導體存儲器。閃存使用浮動門MOSFET晶體管作為存儲單元。
許多人都聲稱自己是閃存盤的發明者。1999年4月5日,以色列公司M-Systems的Amir Ban、Dov Moran和Oron Ogdan提交了一份題為 "基于通用串行總線的PC閃存盤架構 "的專利申請。該專利隨后于2000年11月14日被授予,這些人經常被認為是閃存盤的發明者。同樣在1999年,IBM的工程師Shimon Shmueli提交了一份發明公開書,聲稱他發明了閃存盤。一家名為Trek 2000 International的新加坡公司是xxx家出售閃存盤的公司,它也堅持認為自己是該設備的原始發明者。最后,馬來西亞工程師Pua Khein-Seng也被一些人認為是該設備的可能發明者。
鑒于這些對發明權的爭論,多年來出現了涉及閃存盤的專利糾紛。Trek 2000 International和Netac Technology都指控其他人侵犯了他們的閃存盤專利。然而,盡管有這些訴訟,誰是xxx個發明閃存盤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明確的解決,多種說法仍然存在。
技術改進
閃存盤通常是以其傳輸數據的速度來衡量的。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9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