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資料網絡
編輯(與以內容為中心的網絡(CCN)、基于內容的網絡、面向數據的網絡或以信息為中心的網絡(ICN)有關)是一個擬議的未來互聯網架構,其靈感來自于對網絡使用的多年實證研究和對當代互聯網架構(如IP)中未解決的問題的日益認識。NDN起源于一個較早的項目,即以內容為中心的網絡(CCN),Van Jacobson于2006年首次公開提出該項目。NDN項目正在研究Jacobson/提出的從今天的以主機為中心的網絡架構IP到以數據為中心的網絡架構(NDN)的演變。我們相信,這一概念上的簡單轉變將對人們如何設計、開發、部署和使用網絡和應用程序產生深遠的影響。
NDN有三個核心概念,將NDN與其他網絡架構區分開來。首先,應用程序命名數據,數據名稱將直接用于網絡包轉發;消費者應用程序通過其名稱請求所需的數據,因此NDN中的通信是消費者驅動的。第二,NDN的通信是以數據為中心的,也就是說,每一個數據(稱為數據包)將由其生產者加密簽名,敏感的有效載荷或名稱成分也可以被加密,以達到保護隱私的目的;通過這種方式,消費者可以驗證數據包,無論數據包是如何獲取的。第三,NDN采用了一個有狀態的轉發平面,轉發者將為每個數據請求(稱為興趣包)保留一個狀態,并在相應的數據包回來時擦除該狀態;NDN/的有狀態轉發允許智能轉發策略并消除循環。
它的前提是,互聯網主要是作為一個信息發布網絡,這與IP并不匹配,未來Internet/的細腰應該是基于命名的數據而不是數字地址的主機。其基本原則是,通信網絡應該允許用戶專注于他們需要的數據,即命名的內容,而不是參考具體的物理位置,即命名的主機來檢索這些數據。這樣做的動機來自于這樣一個事實,即目前絕大多數的互聯網使用(90%以上的流量)都是由數據從一個源頭傳播給一些用戶。命名數據網絡有可能帶來廣泛的好處,如內容緩存以減少擁堵和提高傳輸速度,更簡單的網絡設備配置,以及在數據層面上建立網絡安全。
概述
編輯oday's Internet的沙漏結構以通用網絡層IP為中心,實現了全球相互連接所需的最低功能。當代互聯網架構圍繞著一個基于主機的對話模型,創建于20世紀70年代,允許地理上分布的用戶使用一些大的、不移動的計算機。這種細腰通過允許下層和上層技術的獨立創新,使Internet/的爆炸性增長得以實現。然而,IP的設計是為了創建一個通信網絡,其中數據包只命名為通信終端。
電子商務、數字媒體、社交網絡和智能手機應用的持續增長,導致了互聯網作為一個分配網絡的主導地位。分銷網絡比通信網絡更普遍,通過點對點的通信協議來解決分銷問題是復雜和容易出錯的。
命名數據網絡(NDN)項目提出了IP架構的演進,概括了這個細腰的作用,比如數據包可以命名通信端點以外的對象。更具體地說,NDN改變了網絡服務的語義,從將數據包傳遞到一個給定的目標地址,到獲取由一個給定的名稱識別的數據。NDN數據包中的名稱可以命名任何東西--一個端點、一部電影或一本書中的數據塊、打開一些燈的命令等等。希望這一概念上的簡單變化能使NDN網絡將幾乎所有Internet/經過良好測試的工程特性應用于端到端通信以外的更廣泛的問題。NDN應用30年網絡工程的經驗的例子是,網絡流量的自我調節(通過興趣(數據請求)和數據包之間的流量平衡)和安全基元(通過所有命名數據的簽名)從一開始就被整合到協議中。
歷史
編輯早期研究 NDN背后的理念是由Ted Nelson在1979年開創的,后來由Brent Baccala在2002年開創。1999年,斯坦福大學的TRIAD項目提出通過使用一個對象的名稱來避免DNS查詢,從而實現對該對象的近似復制的路由。2006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ICSI的面向數據的網絡結構(DONA)項目提出了一個以內容為中心的網絡。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92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