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冗余
編輯在計算機主存儲器、輔助存儲和計算機總線中,數據冗余是指存在實際數據以外的數據,并允許糾正存儲或傳輸數據中的錯誤。額外的數據可以是實際數據的完整拷貝(一種重復代碼),也可以只選擇一些數據,允許檢測錯誤和重建丟失或損壞的數據,直到一定程度。
例如,通過包括額外的數據校驗,ECC內存能夠檢測和糾正每個內存字內的單比特錯誤,而RAID 1將兩個硬盤驅動器(HDD)結合成一個邏輯存儲單元,允許存儲的數據在一個驅動器完全失效的情況下生存。數據冗余也可以作為防止無聲數據損壞的措施;例如,Btrfs和ZFS等文件系統使用數據和元數據校驗與存儲數據的副本相結合,以檢測無聲數據損壞并修復其影響。
在數據庫系統中
編輯雖然性質不同,但數據冗余也發生在數據庫系統中,在一個或多個記錄或字段中,在一個表中,或在兩個或多個表中復制/重復的字段中,有不必要的值重復。通常這種情況出現在非正常化的數據庫設計中,并導致數據庫管理的復雜化,引入破壞數據的風險,并增加所需的存儲量。當故意從以前規范化的數據庫模式中進行時,可以被認為是一種數據庫的非規范化;用來提高數據庫查詢的性能(縮短數據庫的響應時間)。
例如,當客戶數據被復制并附加在每個購買的產品上時,那么數據冗余是一個已知的不一致的來源,因為一個給定的客戶可能在他們的一個或多個屬性中出現不同的值。數據冗余會導致數據的異常和損壞,一般來說應該通過設計來避免;應用數據庫規范化可以防止冗余,并使存儲得到最佳利用。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9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