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壓敏電阻
編輯變阻器是一種電子元件,其電阻隨施加的電壓而變化。 也稱為電壓相關電阻器 (VDR),它具有類似于二極管的非線性、非歐姆電流-電壓特性。 然而,與二極管不同的是,它對于橫穿電流的兩個方向具有相同的特性。 傳統上,變阻器確實是通過連接兩個整流器構成的,例如反并聯配置的氧化銅或氧化鍺整流器。 在低電壓下,變阻器具有高電阻,隨著電壓升高而降低。 現代壓敏電阻主要基于燒結陶瓷金屬氧化物材料,這些材料僅在微觀尺度上表現出定向行為。 這種類型通常稱為金屬氧化物變阻器 (MOV)。
壓敏電阻用作電路中的控制或補償元件,以提供最佳工作條件或防止過高的瞬態電壓。 當用作保護裝置時,它們會在觸發時將過高電壓產生的電流從敏感元件分流出去。
變阻器這個名字是可變電阻器的合成詞。 該術語僅用于非歐姆可變電阻器。 可變電阻器,如電位器和變阻器,具有歐姆特性。
歷史
編輯變阻器的開發,以一種基于銅上氧化亞銅層的新型整流器的形式,起源于 L.O. 格隆達爾和 P.H. 1927 年的蓋革。
氧化銅變阻器根據施加電壓的極性和幅度表現出不同的電阻。 它由一個小銅盤構成,其一側形成一層氧化亞銅。 這種布置對從半導體氧化物流向銅側的電流提供低電阻,但對相反方向的電流提供高電阻,瞬時電阻隨施加的電壓連續變化。
在 1930 年代,xxx尺寸小于 1 英寸且使用壽命明顯不確定的小型多變阻器組件被用于替代笨重的電子管電路,作為電話傳輸的載波電流系統中的調制器和解調器。
壓敏電阻在電話廠的其他應用包括保護電路免受電壓尖峰和噪聲的影響,以及抑制接收器(聽筒)元件的咔嗒聲,以保護用戶的耳朵在切換電路時免受爆裂聲的影響。 這些變阻器是通過將偶數個整流器盤疊成堆疊并以反并聯配置連接終端和中心而構成的,如 1952 年 6 月的 Western Electric 3B 型變阻器照片所示(下圖)。
- 1952 年制造的 Western Electric 3B 變阻器,用作電話機中的點擊抑制器
- 在電話中用作點擊抑制器的變阻器傳統結構的電路
- 傳統壓敏電阻原理圖符號,今天用于雙向晶閘管。 它在電流流動的兩個方向上表現出類似二極管的行為。
- Western Electric 44A 型變阻器用于抑制點擊,安裝在 1958 年制造的 U1 電話接收器元件上。
1949 年的 Western Electric 500 型電話機引入了動態環路均衡電路,該電路使用變阻器分流較短的中央局環路中相對較高的環路電流,以自動調整傳輸和接收信號電平。 在長回路中,變阻器保持相對較高的電阻并且不會顯著改變信號。
另一種變阻器是由 R. O. Grisdale 在 1930 年代初期用碳化硅制成的。 它被用來保護電話線免受雷擊。
在 1970 年代初期,日本研究人員認識到氧化鋅 (ZnO) 的半導體電子特性可用作陶瓷燒結過程中的新型壓敏電阻器,它表現出類似于一對背對- 回齊納二極管。
這種類型的設備成為保護電路免受電涌和其他破壞性電干擾的首選方法,并被普遍稱為金屬氧化物變阻器 (MOV)。 這種材料主體中 ZnO 晶粒的隨機取向為電流的兩個方向提供了相同的電壓-電流特性。
金屬氧化物變阻器的組成、特性和操作
編輯最常見的現代變阻器類型是金屬氧化物變阻器 (MOV)。 這種類型包含氧化鋅 (ZnO) 顆粒陶瓷塊,在其他金屬氧化物基質中,例如少量鉍、鈷、錳氧化物,夾在兩個金屬板之間,構成設備的電極。 每個晶粒和相鄰晶粒之間的邊界形成一個二極管結,它允許電流僅在一個方向上流動。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94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