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音多頻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雙音多頻

    編輯

    雙音多頻 (DTMF) 是一種電信信號系統,在電話設備與其他通信設備和交換中心之間的電話線上使用語音頻帶。 DTMF 最初是在美國的貝爾系統中開發的,從 1963 年開始以 Touch-Tone 商標為人所知,用于提供給電話客戶的按鍵電話。DTMF 被標準化為 ITU-T Recommendation Q.23。 它在英國也被稱為 MF4。

    使用電話鍵盤的按鍵式系統逐漸取代了旋轉撥號的使用,并已成為固定電話和移動服務行業標準。 其他多頻系統用于電話網絡中的內部信令。

    多頻信號

    編輯

    在DTMF發展之前,電話號碼是由用戶通過環路斷開(LD)信令撥打的,在美國更常被稱為脈沖撥號(dial pulse,DP)。 它的功能是通過電話中的一個開關以精確的速率中斷電話交換機和主叫方電話之間的本地環路中的電流,該開關由旋轉撥號盤操作,因為它在被撥動后旋轉回到其靜止位置 旋轉到每個所需的數字。 交換設備直接通過操作繼電器或通過將號碼存儲在記錄所撥號碼的數字寄存器中來響應撥號脈沖。 這種類型的撥號可能的物理距離受到電氣畸變的限制,并且只能在線路端點之間的直接金屬鏈路上實現。 撥打更遠距離的電話需要接線員協助或提供特殊的用戶中繼撥號設備。 運營商使用了一種早期類型的多頻信令。

    多頻信號(MF)是一組使用兩種純音(純正弦波)聲音混合的信號方法。 貝爾系統和 CCITT 設計了各種 MF 信令協議。 其中最早的是用于交換中心之間的帶內信令,長途電話接線員使用 16 位數字鍵盤輸入目標電話號碼的下一部分,以便聯系下一個下游長途電話接線員。 這種半自動信號和交換在速度和成本效益方面都證明是成功的。 基于之前專家使用 MF 建立長途電話的成功,雙音多頻信令被開發用于終端用戶信令,無需運營商的幫助。

    DTMF 系統使用一組八個成對傳輸的音頻來表示 16 個信號,用十位數字、字母 A 到 D 以及符號 # 和 * 表示。 由于信號是語音頻率范圍內的可聽音調,因此可以通過電子中繼器放大器以及無線電和微波鏈路進行傳輸,從而消除了在長途電路上對中間操作員的需求。

    AT&T 將該產品描述為一種使用語音傳輸路徑從客戶站發出按鈕信號的方法。 為了防止消費者電話干擾電話交換中心之間基于 MF 的路由和交換,DTMF 頻率不同于交換中心之間所有預先存在的 MF 信令協議:MF/R1、R2、CCS4、CCS5 等 后來被 SS7 數字信令取代。 DTMF 以 Touch-Tone 商標在整個貝爾系統廣為人知。 該術語于 1960 年 7 月 5 日由 AT&T 首次在商業中使用,并于 1963 年 11 月 18 日向公眾介紹,當時xxx部按鍵電話向公眾開放。 作為 Bell Systems 的母公司,AT&T 在 1962 年 9 月 4 日至 1984 年 3 月 13 日期間持有該商標。ITU-T Recommendation Q.23 對其進行了標準化。 在英國,它也被稱為 MF4。

    其他兼容電話設備的供應商稱為 Touch-Tone 功能音撥號或 DTMF。 Automatic Electric (GTE) 在其營銷中將其稱為觸摸呼叫。

    雙音多頻

    加拿大的 Northern Electric Company 使用其他商品名稱,例如 Digitone。

    作為帶內信號傳輸的一種方法,DTMF 信號還被有線電視廣播公司用作提示音,以指示有線電視公司在電臺休息期間當地商業插入點的開始和停止時間。 直到 1990 年xxx發出帶外信號設備之前,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的有線頻道的商業中斷期間可以聽到快速的、未確認的 DTMF 音調序列。 以前,地面電視臺使用 DTMF 音調來控制遠程發射機。 在 IP 電話中,DTMF 信號也可以作為帶內或帶外音調傳送,甚至可以作為信令協議的一部分傳送,只要兩個端點同意采用通用方法即可。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94657/

    (5)
    詞條目錄
    1. 雙音多頻
    2. 多頻信號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