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晶體管收音機
編輯晶體管收音機是一種使用基于晶體管的電路的小型便攜式無線電接收器。 繼晶體管于 1947 年發明之后——通過引入體積小但功能強大、方便的手持設備徹底改變了消費電子領域——Regency TR-1 于 1954 年發布,成為xxx臺商用晶體管收音機。 1957 年發布的體積更小、價格更便宜的索尼 TR-63 在大眾市場取得成功,使晶體管收音機成為 1960 年代和 70 年代最流行的電子通信設備。 晶體管收音機仍然普遍用作汽車收音機。 據估計,在 1950 年代至 2012 年間,全球已售出數十億臺晶體管收音機。
袖珍型晶體管收音機引發了流行音樂收聽習慣的改變,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收聽音樂。 然而,從 1980 年左右開始,廉價的 AM 晶體管收音機最初被音響和索尼隨身聽所取代,后來被具有更高音質的數字設備所取代,例如便攜式 CD 播放器、個人音頻播放器、MP3 播放器和(最終) 智能手機,其中許多包含 FM 收音機。
背景
編輯在發明晶體管之前,收音機使用真空管。 雖然生產了便攜式真空管收音機,但它們通常體積大且笨重。 需要低壓大電流源為燈絲供電,需要高壓為陽極電勢供電,通常需要兩個電池。 與晶體管相比,真空管效率低下且易碎,使用壽命有限。
貝爾實驗室于 1947 年 12 月 23 日展示了xxx個晶體管。負責固態放大器的貝爾實驗室科學團隊包括 William Shockley、Walter Houser Brattain 和 John Bardeen。 獲得專利保護后,公司于 1948 年 6 月 30 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展示了晶體管收音機的原型機。
有許多人聲稱是xxx家生產實用晶體管收音機的公司,但這些公司經常被錯誤地歸于索尼(原東京電信工程公司)。 早在 1954 年 5 月 25 日,德州儀器 (Texas Instruments) 就展示了全晶體管 AM(調幅)收音機,但其性能遠低于同等真空管型號。 1953 年 8 月,德國公司 Intermetall 在杜塞爾多夫無線電展上展示了一種可行的全晶體管收音機。 它由四個 Intermetall 手工制作的晶體管構成,基于 Herbert Mataré 和 Heinrich Welker 于 1948 年發明的晶體管-鍺點接觸晶體管。 然而,與早期的 Texas Instruments 設備(和其他設備)一樣,只制造了原型; 它從未投入商業生產。 RCA 早在 1952 年就展示了原型晶體管收音機,他們和其他收音機制造商很可能正在計劃自己的晶體管收音機,但德州儀器和 I.D.E.A. 的 Regency Division 是xxx個提供生產模型的公司 1954 年 10 月。
使用晶體管而不是真空管作為放大器元件意味著該設備體積小得多,運行所需的功率遠低于電子管收音機,并且更能抵抗物理沖擊。 由于晶體管的基極元件吸收電流,因此與真空管的高輸入阻抗相比,它的輸入阻抗較低。 它還允許即時操作,因為沒有燈絲需要加熱。 50 年代典型的便攜式電子管收音機的大小和重量與午餐盒差不多,并包含幾塊沉重的不可充電電池——一個或多個所謂的 A 電池用于加熱電子管燈絲和一個 45 至 90 伏的大 B 電池 電池為信號電路供電。 相比之下,晶體管收音機可以裝在口袋里,重量不超過半磅,由標準手電筒電池或一塊緊湊型電池供電。 引入 9 伏電池為晶體管收音機供電。
早期商用晶體管收音機
編輯攝政 TR-1
達拉斯的德州儀器 (Texas Instruments) 和印第安納州印第安納波利斯的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Associates (I.D.E.A.) 兩家公司攜手合作,共同推出了 Regency TR-1,這是世界上xxx臺商業生產的晶體管收音機。 此前,德州儀器為石油工業生產儀器,為美國海軍和 I.D.E.A. 生產定位設備。 內置家庭電視天線助推器。 兩家公司在 TR-1 上合作,希望通過進入這個新產品領域來增加各自公司的收入。 1954 年 5 月,德州儀器 (TI) 設計并制造了一個原型,并正在尋找知名的無線電制造商來開發和銷售使用他們的晶體管的無線電。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9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