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低頻
編輯甚至低頻或 VLF 是 ITU 對 3–30 kHz 范圍內的無線電頻率 (RF) 的指定,分別對應于 100 至 10 km 的波長。 該波段也稱為萬米波段或萬米波,因為波長范圍為 1 到 10 萬米(廢棄的公制單位等于 10 公里)。 由于其帶寬有限,音頻(語音)傳輸在該頻段內非常不切實際,因此僅使用低數據速率編碼信號。 VLF 頻段用于一些無線電導航服務、政府時間無線電臺(廣播時間信號以設置無線電時鐘)和安全軍事通信。 由于 VLF 波可以穿透至少 40 米(131 英尺)的海水,因此它們被用于與潛艇的軍事通信。
傳播特性
編輯由于波長較長,VLF 無線電波可以繞過大障礙物進行衍射,因此不會被山脈阻擋,并且可以像地面波一樣沿著地球的曲率傳播,因此不受地平線的限制。 地面波在幾百到一千英里之外就不那么重要了,長距離傳播的主要模式是地球-電離層波導機制。 地球被電離層底部高層大氣中的電子和離子導電層包圍,稱為 D 層,高度為 60-90 公里(37-56 英里),反射 VLF 無線電波。 導電的電離層和導電的地球形成了幾個 VLF 波長高的水平管道,它充當波導限制波,因此它們不會逃逸到太空中。 波在地球周圍以之字形路徑傳播,以橫磁 (TM) 模式交替被地球和電離層反射。
VLF 波具有非常低的路徑衰減,每 1,000 公里 2–3 dB,在較高頻率下幾乎沒有衰落。 這是因為 VLF 波從電離層底部反射,而高頻短波信號通過折射過程從電離層的較高層 F1 和 F2 層返回地球,并在電離層中度過大部分旅程 ,因此它們受電離梯度和湍流的影響更大。 因此,甚低頻傳輸非常穩定可靠,用于遠距離通信。 已經實現了 5,000–20,000 公里的傳播距離。 然而,大氣噪聲 (sferics) 在頻段中很高,包括由閃電引起的哨聲等現象。
- VLF 波可以穿透海水至少 10-40 米(30-130 英尺)的深度,具體取決于所使用的頻率和水的鹽度,因此它們被用來與潛艇通信。
- 已發現某些頻率的 VLF 波會引起電子沉淀。
- 用于與潛艇通信的甚低頻波在地球周圍形成了一個人造氣泡,可以保護地球免受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的影響; 這是通過與高能輻射粒子的相互作用發生的。
天線
編輯VLF 頻段的一個主要實際缺點是,由于波的長度,無法構建全尺寸諧振天線(半波偶極天線或四分之一波單極天線),因為它們的物理高度。 必須使用垂直天線,因為 VLF 波以垂直極化方式傳播,但 30 kHz(10 公里波長)的四分之一波垂直天線將有 2.5 公里(8,200 英尺)高。 因此,實際的發射天線在電氣上很短,只有它們自諧振長度的一小部分。
24.5–24.6 由于它們的低輻射電阻(通常小于 1 歐姆),它們效率低下,輻射僅為 10% 至 50 發射機功率的百分比最多,其余功率消耗在天線/接地系統電阻中。 遠距離通信需要非常高功率的發射器(~1 兆瓦),因此天線的效率是一個重要因素。
甚低頻發射天線
高功率 VLF 發射站使用電容負載單極天線。 這些是非常大的線天線,長達數公里。: 3.9–3.21 : 24.8–24.12 它們由一系列鋼制無線電桅桿組成,頂部與電纜網絡相連,通常形狀像雨傘或晾衣繩。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9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