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康熙二十四年即1685年,粵海關在江門設立正稅口,光緒二十八年即1902年,根據《中英續議通商行船條約》,江門被開辟為通商口岸。
1904年3月7日,位于江門北街的江門關正式開關。
1950年2月2日,根據中華人民國海關總署通令,江門關正式改名為中華人民國江門海關。
1984年起,江門海關在、臺山、鶴山、新會、恩平、陽江等地相繼設立了6個隸屬海關。關區包括江門、陽江兩個地級市,面積達1.7萬平方公里。
2006年7月,江門海關由直屬海關總署的副廳(局)級海關升格為直屬海關總署的廳(局)級海關,目前,江門海關已由建關初期只有十來人的洋關發展為近1300人的業務種類比較齊全、業務發展迅速的人民海關。
江門海關地址: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海傍街43號
現任領導
趙革
江門海關黨組、關長、一級關務監督
男,1966年出生,漢族,中員,大學畢業。1989年參加工作。
主持江門海關全面工作。
陳巧文
江門海關黨組、副關長兼緝私局局長、二級警監
男,漢族,中員。
米德民
江門海關黨組、副關長、二級關務監督
男,1955年出生,漢族,中員,大學畢業。1972年參加工作。
分管辦公室、加工貿易監管處、關務保障處、機關服務中心。聯系臺山海關、外海辦事處。
葉超俊
江門海關黨組、副關長、二級關務監督
男,1963年出生,漢族,中員,研究生學歷。1981年參加工作。
分管法規處、監管通關處、稽查處、風險管理處、企業管理處。聯系恩平海關、陽江海關;聯系報關協會。
江門海關黨組、黨組紀檢組組長、二級關務監督
男,1957年出生,漢族,中員, 中央黨校函授研究生畢業, 1975年12月參加工作。
分管督察內審處、監察室。聯系鶴山海關、高沙辦事處。
江門海關部主任、黨組、關務監督
男,1955 年出生,漢族,中員,大學本科(自考)畢業。1972 年參加工作。
分管人事教育處、離退休干部辦公室、機關黨委(思想工作辦公室)。聯系新會海關。
喬進明
江門海關黨組、副關長、關務監督
男,漢族,中員。
機構職責 辦公室
行政級別:正處級內設機構
主要職責:
1、負責綜合、研究關區的海關業務方面的工作情況,協調處理涉及多部門的有關事項。
2、負責處理人民群眾來信、來電、來訪工作,負責與地方黨政機關部門的聯系協調以及承辦地方、政協交給的議案等事務。
3、組織開展海關政策理論研究和工作對策研究,組織推動重大業務的調研。
4、負責組織、指導、管理關區對外宣傳工作。
5、管理關區的外事工作,負責外事聯絡、接待工作。
6、負責關務公開的管理工作。
7、負責本關區內口岸、規劃管理工作,辦理口岸單位的協調事務工作。
8、承辦文電草擬、審核、收發、檔案管理等工作。
9、管理本關值班工作。
10、承辦關領導和總署辦公廳交辦的其它工作。
內設科室:秘書科、宣傳科、機要科、政策研究科
法規處
行政級別:正處級內設機構
主要職責:
1、負責關區法律事務工作,審核、管理關區規范性文件,承辦和管理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賠償和行政等業務;
2、負責關區執法法律指導、監督、咨詢,組織指導關區法制宣傳教育、普法工作;
3、負責貿易管制措施的職能管理,組織落實國家進出口管制政策;
4、負責由本關負責的海關行政許可綜合管理事項;
5、組織實施知識產權海關工作。
內設科室:法律事務科、綜合業務科
監管通關處
行政級別:正處級內設機構
主要職責:
1、組織實施通關作業、物流、行郵旅檢的作業流程、管理制度及作業規程并進行評估,制定和檢查落實監管通關業務制度。
2、組織實施對海關監管場所、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的實際和查驗工作。指導和辦理各類運輸企業、運輸工具和海關監管場所的審批、注冊備案及年審手續。
3、負責直接退運、行郵物品稅費征管、非貿渠道暫時進出境物品審批、暫扣印刷品間像制品審批的職能管理。負責超期未報、超期未核貨物的職能管理。
4、負責通關、貨運監管、行郵旅檢環節的行政許可審批職能管理。
5、負責駐地的聯系、協調等有關工作。
內設科室:綜合科、行郵物品管理科、監管科、協調科
審單處
行政級別:正處級內設機構
主要職責:
2、負責管理、指導業務現場接單審核工作和報關單證明聯的簽發管理工作。
3、協調、監督有關審單作業規章制度的實施。
4、負責滯報金減免、退補稅、特殊通道報關單等審單作業中特殊事務的管理。
5、按權限辦理已審結報關單電子數據的修改或刪除的申請、審批和操作。
6、按權限辦理相關報關單的操作。
7、其他與審單作業職責和管理相關的工作。
內設科室:審單一科、審單二科、關稅綜合科、數據分析稽查科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9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