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II藝術
編輯ASCII 藝術是一種使用計算機進行演示的圖形設計技術,由 1963 年 ASCII 標準定義的 95 個可打印字符(總共 128 個)和具有專有擴展字符(超過 128 個)的 ASCII 兼容字符集拼湊而成的圖片組成 標準 7 位 ASCII 字符)。 該術語還廣泛用于泛指基于文本的視覺藝術。 ASCII 藝術可以使用任何文本編輯器創建,并且經常與自由格式語言一起使用。 大多數 ASCII 藝術示例需要固定寬度的字體(非比例字體,如傳統打字機上的字體),例如 Courier 用于演示。
已知最古老的 ASCII 藝術例子是計算機藝術先驅肯尼斯·諾爾頓 (Kenneth Knowlton) 于 1966 年左右創作的作品,他當時在貝爾實驗室工作。 1966 年 Ken Knowlton 和 Leon Harmon 在 Perception I 中的研究展示了他們早期 ASCII 藝術的一些例子。
ASCII藝術的發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早期的打印機往往缺乏圖形能力,因此用字符代替圖形標記。 此外,為了標記來自不同用戶的不同打印作業之間的劃分,批量打印機通常使用 ASCII 藝術來打印大型標題頁,使劃分更容易被發現,以便計算機操作員或職員更容易區分結果。 當無法嵌入圖像時,ASCII 藝術也被用于早期的電子郵件。
歷史
編輯打字藝術
自 1867 年以來,打字機一直被用于創作視覺藝術。
TTY 和 RTTY
TTY代表TeleTYpe或TeleTYpewriter,也稱為Teleprinter或Teletype。RTTY代表Radioteletype; 使用了早于 ASCII 的字符集,例如 Baudot 代碼。 根據 RTTY 手冊中的一章,早在 1923 年就已經通過電傳打字機發送了文本圖像。但是,尚未發現任何古老的 RTTY 藝術。 眾所周知,文字圖像在 1960 年代和 70 年代經常出現在無線電傳打字機上。
行式打印機藝術
在 1960 年代,Andries van Dam 發表了在 IBM 1403 行式打印機上制作的電子電路圖。 與此同時,Kenneth Knowlton 也在行式打印機上制作逼真的圖像,方法是將幾個字符疊印在另一個字符之上。請注意,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不是 ASCII 藝術,因為 1403 是由 EBCDIC 編碼平臺驅動的,而 1403 上可用的字符集和序列是從 EBCDIC 而不是 ASCII 派生的,盡管有一些字形的共同點。
ASCII藝術
ASCII 藝術的廣泛使用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的計算機公告板系統。 那個時期計算機的局限性使得必須使用文本字符來表示圖像。 然而隨著ASCII在通信中的應用,它也開始出現在那個時期的地下網絡藝術團體中。 ASCII 漫畫是網絡漫畫的一種形式,它使用 ASCII 文本來創建圖像。 代替普通漫畫中的圖像,使用 ASCII 藝術,文本或對話通常放在下面。
在 1990 年代,圖形瀏覽和可變寬度字體變得越來越流行,導致 ASCII 藝術的衰落。 盡管如此,ASCII 藝術繼續通過在線 MUD(Multi-User Dungeon 的首字母縮寫詞)(文本多人角色扮演視頻游戲)、Internet 中繼聊天、電子郵件、留言板和其他通常采用 需要固定寬度。
美國標準
ASCII,更重要的是,ANSI 是早期技術時代的主要內容; 終端系統依賴于在終端協議中使用顏色和控制信號標準的連貫表示。
多年來,warez 團體開始進入 ASCII 藝術領域。 Warez 組織通常會隨其軟件、破解或其他一般軟件逆向工程版本發布 .nfo 文件。 ASCII 藝術通常會包括 warez 組的名稱,也許還有發行說明外部的一些 ASCII 邊框等。
BBS 系統基于 ASCII 和 ANSI 技術,大多數 DOS 和類似的控制臺應用程序以及 AOL 的前身也是如此。
使用
編輯ASCII 藝術用于文本比圖形更容易打印或傳輸的地方,或者在某些情況下無法傳輸圖片的地方。 這包括打字機、電傳打字機、非圖形計算機終端、打印機分離器、早期計算機網絡(例如 BBS)、電子郵件和 Usenet 新聞消息。 ASCII 藝術也用于計算機程序的源代碼中,用于表示公司或產品徽標,以及流程控制或其他圖表。 在某些情況下,程序的整個源代碼是一段 ASCII 藝術——例如,較早的國際混淆 C 代碼競賽之一的參賽作品是一個加法程序,但在視覺上看起來像是用邏輯繪制的二進制加法器 端口。
一些電子原理圖檔案使用 ASCII 藝術表示電路。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97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