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略圖
編輯縮略圖是圖片或視頻的縮小版本,用于幫助識別和組織它們,對圖像的作用與普通文本索引對單詞的作用相同。 在數字圖像時代,視覺搜索引擎和圖像組織程序通常使用縮略圖,大多數現代操作系統或桌面環境也是如此,例如 Microsoft Windows、macOS、KDE (Linux) 和 GNOME (Linux)。 在網頁上,它們還避免了不必要地下載較大文件的需要。
實施
編輯縮略圖在網頁上的理想實現是作為原始圖像的獨立、較小的副本,部分原因是網頁上縮略圖的一個目的是減少帶寬和下載時間。
一些網頁設計人員使用 HTML 或客戶端腳本生成縮略圖,使用戶的瀏覽器縮小圖片,而不是使用較小的圖像副本。 這導致沒有節省帶寬,并且瀏覽器調整大小的視覺質量通常不太理想。
顯示圖片的重要部分而不是全幀可以允許使用較小的縮略圖,同時保持可識別性。 例如,在縮略一個人的全身肖像時,將面部略微縮小可能比模糊的人物更好。 然而,這可能會誤導觀眾關于圖像包含的內容,因此比搜索或目錄瀏覽更適合藝術展示。
縮略圖使頁面更小、更易于查看,還允許查看者準確控制他們想看的內容。
2002 年,美國法院在 Kelly v. Arriba Soft Corporation 案中裁定,Internet 搜索引擎使用縮略圖幫助網絡用戶找到所需內容是合理使用。
詞源
編輯縮略圖一詞指的是人類縮略圖,暗指圖像或圖片的小尺寸,與人類縮略圖的大小相當。 雖然最早在這個意義上使用這個詞可以追溯到 17 世紀,但據報道,美國傳統習語詞典記載了該表達首次出現在 19 世紀中葉,指的是 'a drawing the size of the 縮略圖'。 這個詞后來被比喻地以名詞和形容詞的形式使用,指代任何小的或簡潔的東西,比如傳記文章。 在計算機圖像的特定上下文中使用縮略圖一詞作為“小圖形表示、較大圖形、頁面布局等”似乎是在 1980 年代首次使用的。
維度
編輯- Denver Public Library Digitization and Cataloging Program 制作的縮略圖的長度為 160 像素。
- 加州數字圖書館數字圖像指南建議每個尺寸 150-200 像素。
- Picture Australia 要求縮略圖的長邊尺寸為 150 像素。
- 國際敦煌工程數字化和圖像管理標準規定高度為 96 像素,72 ppi。
- YouTube 建議分辨率為 1280×720(最小寬度為 640 像素),寬高比為 16:9。
- DeviantArt 自動生成縱向xxx 150 像素的縮略圖。
- Flickr 會自動生成縱向xxx 240 像素或更小的 75×75 像素的縮略圖。 它還對它們應用反銳化蒙版。
- Picasa 自動生成縱向xxx 144 像素的縮略圖,或 160×160 像素的相冊縮略圖。
暈影一詞有時用于描述小于原始圖像、大于縮略圖但縱向不超過 250 像素的圖像。
導演、故事板藝術家和平面設計師,以及其他類型的視覺藝術家,使用術語縮略圖來描述紙上的小圖(通常是一組的一部分),用于快速探索多個想法。 縮略圖草圖類似于涂鴉,但可能包含與小草圖一樣多的細節。 印刷項目的綜合縮略圖,或多或少達到最終尺寸,通常稱為排版,可以非常詳細,包括生產信息。 縮略圖的目的是以微型形式形象化想法,類似于插圖速記。 通常,老派動畫師使用此過程快速記下動畫序列中的關鍵姿勢。 然后將這些緊湊的繪圖固定在動畫表上方,以便于查看。 當動畫師完成每個姿勢的最終繪圖時,縮略圖有助于保持原始構思的相關性。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9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