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價比
編輯在經濟學、工程、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中,性價比通常被寫為成本性能、成本收益或能力/價格(C/P),指的是產品提供任何形式的性能的能力,對于它的價格。一般來說,排除其他因素,在需求曲線上,性價比越低的產品越受歡迎。盡管這個術語看起來是一個直截了當的比率,但當性價比提高、更好或提高時,它實際上是指性能除以價格,換句話說恰好相反的比率(即反比)來排名一個產品具有更高的性價比。
出現背景
編輯由于長期低增長和經濟低迷,消費占收入的比重必然下降。但是,他們又不能完全放棄消費,所以他們想方設法以最小的成本維持相似的消費水平。
例子
編輯消費品和醫療產品
根據未來學家RaymondKurzweil的說法,產品開始時非常低效且非常昂貴。逐漸地,產品變得更有效、更便宜,直到它們非常有效并且幾乎可以免費購買。一些遵循這個例子的產品包括AIDS藥物(現在大多數AIDS患者都買得起)、文本到語音程序和數碼相機。然而,主要依賴紙張(例如報紙和衛生紙)和/或化石燃料(例如大多數國家的電力和汽車用石油汽油)的產品價格只漲不跌。這與上網本、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價格下降趨勢直接相悖。然而,一個國家或省/州的普遍通貨膨脹率可能會抵消某些地區軟件、艾滋病藥物和/或數碼相機的成本暴跌以及某些政府政策。這具有在某些領域保持高成本而在其他領域大幅降低成本的效果。從理論上講,這意味著富人可以更早地獲得效率極低的技術、醫療和療法(本質上是原型),而窮人可以在幾年后變得更有效率和更容易制造時獲得這些相同的產品馬路。
商業世界
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與許多處理相同負載的小型微型計算機相比,大型主機系統的性價比大幅下降。結果,許多老牌計算機公司倒閉,人們失業。然而,在接受了一系列涉及新技術的再培訓后,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能夠在新公司重新受雇。在商業世界中,通常有一個與典型的成本性能比分析相關的值。該值可以是正值、中性值或負值,具體取決于花費的金額與可用資本的支出所取得的結果。具有正值(即大于1)的成本績效比表示成本低于預算。負值(即小于1)表示成本超出預算。然而,中性的成本績效比(介于1.0和1.9之間)可能表明預算有一定程度的停滯。商務旅行也可以計入性價比,因為花費50美元在兩小時內完成100英里(160公里)的旅程比花費105美元在一小時內完成旅程更具性價比。
計算機技術
在比較計算機硬件時,這個術語往往被使用得相當多。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與許多處理相同負載的小型微型計算機相比,中型和大型主機系統的性價比大幅下降。發生這種情況時,許多公司被迫退出該行業,包括DEC、DataGeneral和許多多處理器供應商,如SequentComputerSystems和PyramidTechnology。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98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