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生活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綠色生活

    編輯

    綠色生活描述了一種試圖減少個人或社會對地球自然資源的使用的生活方式。 它被稱為零浪費生活或凈零生活。 它的從業者經常試圖通過改變他們的家居設計和交通方式、能源消耗和飲食來減少他們的生態足跡(包括他們的碳足跡)。 它的支持者旨在以符合可持續性、自然平衡和尊重人類與地球自然生態的共生關系的方式開展他們的生活。 生態生活的實踐和總體理念緊跟可持續發展的總體原則。

    以小型城市轉型城鎮和農村生態村為代表的可持續生活的一種方法,旨在根據簡單生活的原則創建自力更生的社區,xxx限度地實現自給自足,尤其是在糧食生產方面。 這些原則在更廣泛的范圍內支撐著生物區域經濟的概念。 此外,像 Living Villages 這樣實用的生態家園建設者堅持認為,只有當由此產生的建筑環境對當地文化具有吸引力,并且可以在多代人之間根據需要進行維護適應時,向替代技術的轉變才會成功。

    定義

    編輯

    綠色生活從根本上講是將可持續性應用于生活方式的選擇和決定。 可持續生活的一個概念用三重底線術語表達了它的含義,即滿足當前的生態、社會和經濟需求,同時不損害子孫后代的這些因素。 另一個更廣泛的概念從四個相互關聯的社會領域描述了可持續生活:經濟、生態、政治和文化。 在xxx個概念中,可持續生活可以描述為在由這些因素定義的先天承載能力范圍內生活。 在第二個或可持續性循環概念中,可持續生活可以描述為在社會生活的所有相互關聯領域的限制范圍內協商需求關系,包括對未來人類和非人類物種的影響。

    可持續設計和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生活的關鍵因素。 可持續設計包括開發適當的技術,這是可持續生活實踐的主要內容。 可持續發展反過來就是在基礎設施中使用這些技術。 可持續建筑和農業是這種做法最常見的例子。

    著名環保主義者、世界觀察研究所和地球政策研究所的創始人萊斯特·布朗 (Lester R. Brown) 將 21 世紀的可持續生活描述為向基于可再生能源、再利用/循環經濟和多元化交通系統的轉變。 Derrick Jensen(生態運動的詩人哲學家)是一位著名的美國作家、激進環保主義者和主流環保主義的著名批評家,他認為工業文明不是也永遠不可能是可持續的。 從這個陳述中,自然的結論是可持續生活與工業化不一致。 因此,哲學的實踐者可能面臨生活在工業社會和適應替代規范、技術或實踐的挑戰。

    歷史

    編輯
    • 1954 年海倫和斯科特·尼爾林 (Helen Nearing) 和斯科特·尼爾林 (Helen Nearing) 出版的《過上美好生活》標志著現代可持續生活運動的開始。 該出版物為 19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初的回歸運動鋪平了道路。
    • 1962 年雷切爾·卡森 (Rachel Carson) 出版的《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 標志著可持續發展運動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
    • 1972 年,多內拉·梅多斯 (Donella Meadows) 撰寫了國際暢銷書《增長的極限》(The Limits to Growth),其中報告了對人口、經濟和環境方面的全球長期趨勢的研究。 它售出了數百萬冊,并被翻譯成 28 種語言
    • 1973 年 E. F. Schumacher 在他的“小即是美”一書中發表了一系列關于通過適當使用技術轉向可持續生活的論文集。

    綠色生活

    • 1992–2002 年聯合國召開了一系列會議,重點關注提高社會的可持續性以保護地球的自然資源。 地球峰會于 1992 年、1972 年和 2002 年舉行。
    • 2007 年,聯合國發布了《可持續消費和生產,促進氣候友好型家庭消費模式》,在社區和家庭中推廣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避難所

    編輯

    在全球范圍內,住所與約 25% 的家庭采購和 26% 的家庭土地使用所含的溫室氣體排放有關。

    可持續住宅是使用可持續方法、材料建造的,并促進綠色實踐,從而實現更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03638/

    (1)
    詞條目錄
    1. 綠色生活
    2. 定義
    3. 歷史
    4. 避難所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