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是一種由鐵和添加碳組成的合金,與其他形式的鐵相比,它提高了強度和抗斷裂性。 可以存在或添加許多其他元素。 耐腐蝕和抗氧化的不銹鋼通常需要額外添加 11% 的鉻。 由于其高抗拉強度和低成本,鋼被用于建筑、基礎設施、工具、船舶、火車、汽車機器電器、武器和火箭。 鐵是鋼的基本金屬。 根據溫度,它可以采用兩種結晶形式(同素異形體形式):體心立方和面心立方。 鐵的同素異形體與合金元素(主要是碳)的相互作用賦予鋼和鑄鐵一系列獨特的性能

    在純鐵中,晶體結構對鐵原子彼此滑過的阻力相對較小,因此純鐵具有很好的延展性,或柔軟且易于成型。 在鋼中,鐵中的少量碳、其他元素和夾雜物充當硬化劑,可防止位錯移動。 典型鋼合金中的碳含量可能占其重量的 2.14%。 改變碳和許多其他合金元素的含量,以及控制它們在最終鋼中的化學和物理組成(無論是作為溶質元素,還是作為析出相),都會阻礙使純鐵具有延展性的位錯運動,從而 控制和提高其質量。 這些品質包括所得鋼的硬度、淬火行為、退火需求、回火行為、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 與純鐵相比,鋼的強度增加只能通過降低鐵的延展性來實現。

    數千年來,鋼都是在高爐中生產的,但直到 17 世紀發明了更高效的生產方法,引入高爐和生產坩堝鋼后,它才開始大規模工業化使用。 隨后是平爐,然后是 19 世紀中葉英國的貝塞麥法。 隨著貝塞麥工藝的發明,大規模生產鋼鐵的新時代開始了。 低碳鋼取代了熟鐵。 19 世紀,德國各州在歐洲擁有強大的鋼鐵實力。

    該工藝的進一步改進,例如堿性氧氣煉鋼 (BOS),通過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最終產品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早期的方法。 如今,鋼鐵是世界上最常用的制造材料之一,每年生產超過 16 億噸。 現代鋼通常由各種標準組織定義的各種等級來標識。 現代鋼鐵工業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之一,但也是能源和溫室氣體排放最密集的行業之一,占全球排放量的8%。 然而,鋼鐵的可重復利用性也很強:它是世界上回收率最高的材料之一,全球回收率超過 60%。

    定義及相關資料

    編輯

    名詞鋼源自原始日耳曼語形容詞 stahlij? 或 stakhlijan“由鋼制成”,與 stahlaz 或 stahlij?“堅定不移”相關。

    對于普通碳鋼(鐵碳合金),鋼的碳含量按重量計在 0.002% 和 2.14% 之間。 碳含量太少會使(純)鐵非常柔軟、延展性和脆弱。 含碳量高于鋼的含碳量會制成一種脆性合金,通常稱為生鐵合金鋼是有意添加其他合金元素以改變鋼的特性的鋼。 常見的合金元素包括:錳、鎳、鉻、鉬、硼、鈦、釩、鎢、鈷和鈮。 其他元素(通常被認為是不需要的)在鋼中也很重要:磷、、硅以及痕量的氧、氮和銅。

    碳含量高于 2.1% 的普通碳鐵合金稱為鑄鐵。

    鋼

    借助粉末冶金成型等現代煉鋼技術,可以制造出碳含量極高(和其他合金材料)的鋼,但這并不常見。 鑄鐵即使在高溫下也不可延展,但由于其熔點低于鋼且具有良好的可鑄性,因此可以通過鑄造成型。 鑄鐵的某些成分在保留熔煉和鑄造的經濟性的同時,可以在鑄造后進行熱處理以制造可鍛鑄鐵或球墨鑄鐵制品。 鋼有別于鍛鐵(現在基本上已經過時),后者可能含有少量碳但含有大量爐渣。

    材料特性

    編輯

    起源與生產

    鐵通常以礦石的形式存在于地殼中,通常是氧化鐵,例如磁鐵礦或赤鐵礦。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04982/

    (2)
    詞條目錄
    1. 定義及相關資料
    2. 材料特性
    3. 起源與生產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