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石
編輯沸石是微孔結晶硅鋁酸鹽材料,通常用作商業吸附劑和催化劑。 它們主要由硅、鋁、氧組成,通式為Mn+1/n(AlO2)?( SiO2)x?yH2O where Mn+1/n 是金屬離子或 H+。 這些正離子可以在接觸電解質溶液中與其他離子交換。 H+ 交換沸石作為固體酸催化劑特別有用。</ 子>
沸石一詞最初是由瑞典礦物學家 Axel Fredrik Cronstedt 于 1756 年創造的,他觀察到快速加熱一種被認為是輝石的材料會從被該材料吸收的水中產生大量蒸汽。 基于此,他將這種材料命名為沸石,源自希臘語 ζ?ω (zéō),意為沸騰和 λ?θο? (líthos),意為石頭。
沸石天然存在,但也有大規模工業生產。 截至 2018 年 12 月,已確定 253 種獨特的沸石骨架,并且已知有 40 多種天然存在的沸石骨架。 獲得的每一種新沸石結構都經過國際沸石協會結構委員會的檢查,并獲得三個字母的名稱。
特點
編輯屬性
沸石是微孔材料家族的硅鋁酸鹽成員,主要由硅、鋁、氧組成,通式為Mn+1/n(AlO2)?(SiO2)x?yH2O where Mn+<子樣式 ="font-size: inherit; line-height: inherit; vertical-align: baseline;">1/n 是金屬離子或 H+。 x(Si/Al摩爾比)值大于1,y為分子式單元中水分子數。 沸石具有微孔結構,典型直徑為 0.3–0.8 nm,可容納多種陽離子,例如 Na+、K+、Ca2+、Mg2+ 等。
這些正離子通常是松散的,并且可以很容易地在接觸電解質溶液中與其他離子交換。 陽離子交換沸石具有不同的酸度,催化不同的反應。Si/Al 比大于 1,因為沸石沒有 Al-O-Al 鍵(L?wenstein 規則)。</ 子>
它們是由AlO4和SiO4四面體的角氧原子連接形成共價網絡結構而形成的。 沸石通式,Mn+1/n(AlO2)?(SiO2)x, 其中Mn+< sub style="font-size: inherit; line-height: inherit; vertical-align: baseline;">1/n(AlO2)? 部分是離子鍵狀的并且 (SiO2)x部分是共價鍵- 像。 因此,沸石同時具有離子晶體和共價晶體的特性,而這些特性的平衡取決于 Si/Al 比 (x)。 /sub>
低于約 3 的 Si/Al 比對應于天然沸石和一些合成沸石,例如 A 型和 X 型沸石。 由于它們的高離子交換容量,它們可用作離子交換劑。 市售的分子篩吸附劑通常屬于這一類。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0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