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銅礦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簡介

    編輯

    藍銅礦是一種柔軟的深藍色銅礦,由銅礦床風化而成。 在 19 世紀早期,它也被稱為 chessylite,以法國里昂附近的 Chessy-les-Mines 的典型產地命名。 這種礦物是一種化學式為 Cu3(CO3)2(OH)2 的堿式碳酸鹽,自古以來就為人所知,在老普林尼的自然歷史中以希臘名稱 kuanos(κυαν??:深藍色, 英文 cyan 的詞根)和拉丁文名稱 caeruleum。 自古以來,藍銅礦異常深邃清澈的藍色就與低濕度的沙漠和冬季天空聯系在一起。 這種礦物的現代英文名稱反映了這種關聯,因為藍銅礦和天藍色均通過阿拉伯語源自波斯語 lazhward,該地區以另一種深藍色寶石青金石(天藍色的石頭)的礦床而聞名。

    礦物學

    編輯

    藍銅礦的化學式為 Cu3(CO3)2(OH)2,銅 (II) 陽離子連接到兩種不同的陰離子,碳酸鹽和氫氧化物。 它是兩種比較常見的堿式碳酸銅 (II) 礦物之一,另一種是亮綠色孔雀石。 金銅礦是一種稀有的銅和鋅堿式碳酸鹽。 由于 Cu2+ 離子對 氧根陰離子 H2O?.

    藍銅礦屬于單斜晶系。 大晶體呈深藍色,通常呈棱柱形。 藍銅礦標本可以是塊狀到結節狀,也可以作為鑲嵌在空腔內的晶簇晶體出現。

    藍銅礦質地較軟,莫氏硬度僅為3.5至4。藍銅礦的比重為3.77。 藍銅礦受熱破壞,失去二氧化碳和水,形成黑色的氧化銅 (II) 粉末。 碳酸鹽的特征,標本在用鹽酸處理后會起泡。 當用鹽酸潤濕時,深藍色和泡騰的組合是礦物的識別特征。

    顏色

    藍銅礦和孔雀石等礦物的光學性質(顏色、強度)是銅(II)的特征。 銅 (II) 的許多配位絡合物呈現出相似的顏色。 根據晶體場理論,顏色是由與 d9 金屬中心相關的低能量 d-d 躍遷產生的。

    風化

    與孔雀石相比,藍銅礦在露天不穩定,常被孔雀石假晶取代。 這種風化過程涉及用水 (H2O) 替換一些二氧化碳 (CO2) 單元,將藍銅礦的碳酸鹽:氫氧化物比例從 1:1 更改為孔雀石的 1:2 比例:

    2 Cu3(CO3)2(OH)2 + H2O → 3 Cu2(CO3)(OH)2 + CO2

    由上式可知,藍銅礦轉化為孔雀石是由于空氣中二氧化碳分壓低所致。

    藍銅礦在普通儲存條件下非常穩定,因此標本可以長時間保持深藍色。

    出現次數

    藍銅礦與它的姊妹礦物孔雀石在相同的地質環境中被發現,盡管它通常不那么豐富。 這兩種礦物作為表生銅礦物廣泛存在,形成于銅礦床的氧化帶。 在這里,它們與赤銅礦、天然銅和各種氧化鐵礦物有關。

    在許多地方都可以找到精美的標本。 在亞利桑那州的比斯比和附近地區發現了xxx的標本,其中包括幾英寸長的晶體簇和直徑達 2 英寸(51 毫米)的球形聚集體和玫瑰花結。 在法國羅納河谷的 Chessy 發現了類似的玫瑰花結。 納米比亞的楚梅布 (Tsumeb) 發現了xxx的晶體,最長可達 10 英寸(250 毫米)。

    使用

    編輯

    顏料

    藍銅礦在空氣中不穩定。 然而,它在古代被用作藍色顏料。 藍銅礦天然存在于西奈半島和埃及東部沙漠。 藍銅礦

    根據研磨的細度和碳酸銅的基本含量,它會呈現出各種藍色。 它被稱為山藍或亞美尼亞石,此外它以前被稱為 Azurro Della Magna(來自意大利語)。 當與油混合時,它會變成淺綠色。 當與蛋黃混合時,它會變成綠灰色。 它也以名稱 blue bice 和 blue verditer 為人所知,盡管 verditer 通常是指通過化學過程制成的顏料。 由于風化成孔雀石,較早的藍銅礦顏料可能會呈現出更偏綠色的色調。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05485/

    (3)
    詞條目錄
    1. 簡介
    2. 礦物學
    3. 顏色
    4. 風化
    5. 出現次數
    6. 使用
    7. 顏料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