鉭酸鋰
編輯維基新聞有相關新聞:
- 桌面聚變可能導致中子源
鉭酸鋰 (LiTaO3) 是一種鈣鈦礦,具有獨特的光學、壓電和熱電特性,使其在非線性光學、被動紅外傳感器(如運動檢測器)、太赫茲產生和檢測、表面聲波應用、手機以及可能的熱電核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融合。 可從商業渠道獲得有關這種鹽的大量信息。
熱電聚變
編輯根據 2005 年 4 月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篇文章,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 Brian Naranjo、Jim Gimzewski 和 Seth Putterman 對鉭酸鋰晶體施加了很大的溫差,產生了足夠大的電荷以產生并加速一束氘核進入氘化目標,從而導致生產 在沒有極端熱量或壓力的情況下通過核聚變產生少量的氦 3 和中子。 他們的結果已被復制。
它不太可能用于發電,因為產生聚變反應所需的能量超過了它們產生的能量。 人們認為該技術可能對小型中子發生器有用,特別是如果用氚中子束代替氘束。 將此與離子等離子體的靜電遏制相比較,以在聚變器或其他 IEC 中實現聚變,該方法將電加速集中在一個更小的非電離氘目標上,無需加熱。
水和結冰
編輯2010 年 2 月發表的一篇科學論文顯示了水凍結成冰的溫度和機制的差異,這取決于施加到熱釋電 LiTaO3 晶體表面的電荷。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05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