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
編輯淤泥是一種介于沙子和粘土之間的粒狀物質,主要由破碎的石英顆粒組成。 淤泥可能以土壤(通常與沙子或粘土混合)或與水懸浮混合的沉積物形式出現。 淤泥干的時候通常有粉狀的手感,濕的時候缺乏可塑性。 泥漿放在門牙上時,舌頭也能感覺到泥漿呈顆粒狀(即使與粘土顆粒混合)。
淤泥是一種常見的材料,占現代泥漿的 45%。 它存在于許多河流三角洲和風積聚物中,特別是在中亞、中國北部和北美。 它在非常炎熱的氣候(通過沙塵暴中石英顆粒的碰撞等過程)和非常寒冷的氣候(通過石英顆粒的冰川研磨等過程)中產生。
黃土是富含淤泥的土壤,是地球上最肥沃的農田之一。 但粉土極易受侵蝕,力學性能較差,在粉土上施工困難重重。 1976 年提頓大壩的倒塌被歸因于在壩心使用了不合適的黃土,而粉質土壤的液化是一個重大的地震隱患。 風吹和水傳播的淤泥是環境污染的重要形式,通常因耕作方式不當而加劇引起的。
描述
編輯淤泥是碎石(風化和侵蝕的巖石碎片),其性質介于沙子和粘土之間。 地質學家對淤泥的更精確定義是,它是大小在 1/256 到 1/16 毫米(約 4 到 62 微米)之間的碎屑顆粒。 這對應于 Krumbein phi 標度上 8 到 4 phi 單位之間的粒子。 其他地質學家將淤泥定義為 2 到 62 微米或 9 到 4 phi 單位之間的碎屑顆粒。 第三個定義是淤泥是由石英而非粘土礦物組成的細粒碎屑物質。 由于大多數粘土礦物顆粒小于 2 微米,而大多數尺寸在 2 至 62 微米之間的碎屑顆粒由破碎的石英顆粒組成,因此這些定義在實踐中非常吻合。
1/256 毫米或 62 微米的尺寸上限對應于肉眼可以辨別的最小顆粒。 它還對應于沉積物中粒徑分布的坦納間隙:在大多數沉積物中,尺寸在 120 到 30 微米之間的顆粒很少,這表明沙子和淤泥之間的區別具有物理意義。 如上所述,2 至 4 微米的下限對應于從主要為破碎石英顆粒的顆粒到主要為粘土礦物顆粒的顆粒的過渡。
Assallay 和合作研究人員進一步將淤泥分為三個尺寸范圍:C(2-5 微米),代表冰川期后的粘土和沙漠塵埃; D1(20-30微米)代表傳統黃土; D2(60 微米)代表非常粗糙的北非黃土。
淤泥與田間粘土的區別在于其缺乏可塑性或粘性以及顆粒大小。 淤泥顆粒大到足以使淤泥有砂礫感,尤其是將樣品放在牙齒之間時。 粘土大小的顆粒在牙齒之間感覺光滑。 沉積物樣品中粗粉和細粉的比例在實驗室中使用移液管法更精確地確定,該方法基于斯托克斯定律的沉降率并相應地給出粒徑分布。 對于小至 10 微米的粒度,可以使用巖相顯微鏡確定淤泥顆粒的礦物成分。
滲流粉砂是在石灰巖的孔隙空間和孔洞中發現的粉砂大小的方解石晶體。 當沉積物通過滲流帶沉積在孔隙空間中時,它就被安置了。
定義
ASTM 美國測試材料標準:200 篩 - 0.005 毫米。
USDA 美國農業部 0.005 - 0.002 毫米。
ISSS 國際土壤科學學會 0.02 - 0.002 毫米。
美國的土木工程師將淤泥定義為由可通過 200 號篩(0.074 毫米或更小)的顆粒構成的材料,但在潮濕時幾乎沒有可塑性,在風干時幾乎沒有凝聚力。 國際土壤科學學會 (ISSS) 將淤泥定義為含有 80% 或更多粒徑在 0.002 毫米至 0.02 毫米之間的顆粒的土壤,而美國農業部將截斷值為 0.05 毫米。
術語淤泥也非正式地用于含有大量沙子和粘土以及淤泥大小的顆粒的材料,或用于懸浮在水中的泥漿。
發生
編輯淤泥是一種很常見的物質,據估計全世界有十億萬億萬億(1033)粒淤泥。 淤泥富含風成和沖積沉積物,包括河流三角洲,如尼羅河和尼日爾河三角洲。 孟加拉國主要位于恒河三角洲的淤泥沉積物之下。 淤泥在中國北部、中亞和北美也很豐富。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0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