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溫超導體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目錄

    室溫超導體

    編輯

    室溫超導體是一種能夠在高于 0°C(273K;32°F)的工作溫度下表現出超導性的材料,即在日常環境中可以達到并輕松維持的溫度。 截至 2020 年,公認的超導溫度最高的材料是極壓碳質氫化物,在 267 GPa 下的臨界轉變溫度為 +15°C。 2022 年 9 月 22 日,由于非標準、用戶定義的數據分析,Nature 期刊編輯委員會撤回了報道碳質硫化物材料超導性的原始文章,質疑該聲明的科學有效性。

    在大氣壓力下,溫度記錄仍然由銅酸鹽保持,銅酸鹽在高達 138 K(-135 °C)的溫度下表現出超導性。

    盡管研究人員曾懷疑室溫超導性是否真的可以實現,但在以前意想不到或被認為不可能的溫度下,超導性一再被發現

    近室溫瞬態效應的說法可以追溯到 1950 年代初期。 找到一種室溫超導體將具有巨大的技術意義,例如,有助于解決世界能源問題、提供更快的計算機、允許使用新型記憶存儲設備以及啟用超靈敏傳感器,以及許多其他可能性 .

    是否有可能制造出一種在室溫和大氣壓力下為超導體的材料?

    (更多未解決的物理問題)

    報告

    編輯

    自從發現高溫超導體以來,已有幾種材料被報道為室溫超導體,盡管這些報道中的大多數尚未得到證實。

    2000 年,約翰·普林斯 (Johan Prins) 在離子注入工作中從金剛石中提取電子時,聲稱觀察到一種現象,他將這種現象解釋為在 10-6 毫巴真空中摻氧 IIa 型金剛石表面形成的相內的室溫超導性 .

    2003 年,一組研究人員發表了氫化鈀 (PdHx: x>1) 的高溫超導性結果,并于 2004 年給出了解釋。2007 年,同一組發表了表明超導轉變溫度為 260 K 的結果。超導臨界 溫度隨著鈀晶格內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這項工作尚未得到其他團體的證實。

    2012 年,一篇 Advanced Materials 文章聲稱在高達 300 K 及以上的溫度下用純水處理后的石墨粉具有超導行為。 到目前為止,作者無法證明清晰的邁斯納相的出現和材料電阻的消失。

    2014 年,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篇文章表明,一些材料,尤其是 YBCO(氧化釔鋇銅),可以使用紅外激光脈沖在室溫下實現超導。

    2015年,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Nature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提出,在極端壓力等特定條件下H 2S 在金剛石壓砧中以 150GPa(大約 150 萬倍大氣壓)轉變為超導形式 H3S。 臨界溫度為 203 K(-70 °C),這將是有史以來最高的 Tc,他們的研究表明其他氫化合物可以在高達 260 K(-13 °C)的溫度下超導,這與最初的研究相匹配 阿什克羅夫特。

    2018 年,班加羅爾印度科學研究所固態結構化學部門的 Dev Kumar Thapa 和 Anshu Pandey 聲稱在環境壓力和室溫下觀察到由銀顆粒組成的納米結構材料的薄膜和顆粒的超導性 嵌入金矩陣中。 由于所謂的獨立情節的相似噪音模式以及該出版物缺乏同行評審,結果受到質疑。 盡管研究人員在 2019 年晚些時候的一篇論文中驗證了他們的發現,但這一說法仍有待驗證和證實。

    室溫超導體

    同樣在 2018 年,研究人員注意到在升高的 (200 GPa) 壓力下,十氫化鑭在 260 K(-13 °C)時可能存在超導相。

    2019年公認超導溫度最高的材料是高壓十氫化鑭(LaH10),其轉變溫度為 大約 250 K(?23 °C)。

    2020 年 10 月,據報道在非常高的壓力 (267 GPa) 下通過綠色激光觸發結晶的碳質硫氫化物在 288 K(15°C 時)的室溫超導性。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09319/

    (34)
    詞條目錄
    1. 室溫超導體
    2. 報告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