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妥英
編輯仙妙英 (PHT) 以商品名 Dilantin 等出售,是一種抗癲癇藥物。 它可用于預防強直陣攣性癲癇發作(也稱為癲癇大發作)和局灶性癲癇發作,但不適用于失神發作。 靜脈注射形式磷苯妥英用于治療苯二氮卓類藥物無法改善的癲癇持續狀態。 它也可用于某些心律失常或神經性疼痛。 它可以靜脈內或口服。 靜脈注射形式通常在 30 分鐘內開始起作用,并在大約 24 小時內有效。 可以測量血液水平以確定適當的劑量。
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惡心、胃痛、食欲不振、協調性差、毛發生長增加和牙齦腫大。 潛在的嚴重副作用包括嗜睡、自殘、肝臟問題、骨髓抑制、低血壓和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 有證據表明在懷孕期間使用會導致嬰兒出現異常。 母乳喂養時使用它似乎是安全的。 酒精可能會干擾藥物的作用。
仙女英于1908年由德國化學家Heinrich Biltz首先制成,并于1936年被發現對癲癇發作有用。它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的基本藥物清單。 仙妙英可作為通用藥物使用。 2020 年,它是美國第 260 種最常用的處方藥,有超過 100 萬張處方。
醫療用途
編輯癲癇發作
- 強直陣攣發作:主要用于預防性治療具有復雜癥狀的強直陣攣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 可能需要 5-10 天的給藥時間才能達到抗驚厥效果。
- 局灶性癲癇發作:主要用于防止出現具有復雜癥狀的局灶性癲癇發作(精神運動性和顳葉性癲癇發作)。 也可有效控制具有自主神經癥狀的局灶性癲癇發作。
- 失神發作:由于發作頻率增加的風險,不用于治療純粹的失神發作。 但是,在合并失神發作和強直陣攣發作期間,可以與其他抗驚厥藥聯合使用。
- 手術期間癲癇發作:2018 年的一項薈萃分析發現,使用苯妥英鈉或苯巴比妥進行早期抗癲癇治療可降低腦腫瘤神經外科手術后xxx周癲癇發作的風險。
- 癲癇持續狀態:由于起效緩慢而使用苯二氮卓類藥物治療失敗后考慮。
其他
- 異常心律:可用于治療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物或心臟復律失敗后的室性心動過速和突發性房性心動過速。 它是 1b 類抗心律失常藥。
- 地高辛毒性:靜脈制劑是強心苷毒性引起的心律失常的首選藥物。
- 三叉神經痛:卡馬西平的第二選擇藥物。
特殊注意事項
- 昕媚英的治療指數很窄。 其抗驚厥作用的治療范圍為 10–20 μg/mL,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治療范圍為 10–20 μg/mL。
- 苯妥英中毒的最常見原因是自我用藥,占病例的 30% 以上。
- 避免給予肌內制劑,除非由于皮膚細胞死亡和局部組織破壞而有必要。
- 老年患者可能會出現較早的毒性跡象。
- 對于肥胖者,應使用理想體重進行劑量計算。
- 懷孕:由于胎兒乙內酰脲綜合征和胎兒出血的風險,懷孕類別為 D。 然而,最佳的癲癇發作控制在懷孕期間非常重要,因此如果收益大于風險,可以繼續使用藥物。 由于懷孕期間血漿容量增加導致藥物濃度降低,如果僅選擇控制癲癇發作,可能需要增加苯妥英的劑量。
- 母乳喂養:制造商不建議母乳喂養,因為母乳中會分泌低濃度的苯妥英鈉。
- 肝病:不要使用口服負荷劑量。 考慮減少維持劑量。
- 腎臟疾病:請勿使用口服負荷劑量。 可以從標準維持劑量開始,并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 竇性心動過緩、竇房傳導阻滯、二度或三度房室傳導阻滯、Stokes-Adams 綜合征或對苯妥英、其他乙內酰脲或相應制劑中的任何成分過敏的患者禁用靜脈內使用。
副作用
編輯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惡心、胃痛、食欲不振、協調性差、毛發生長增加和牙齦腫大。 潛在的嚴重副作用包括嗜睡、自殘、肝臟問題、骨髓抑制、低血壓和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0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