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勒指數
編輯米勒指數形成晶體學中用于晶體(布拉維)晶格中晶格平面的符號系統。
特別是,給定(直接)布拉維晶格的晶格平面族由三個整數 h、k 和 ?(米勒指數)確定。 它們被寫成 (hk?),并表示與 g 正交的(平行)晶格平面族(給定布拉維點陣) h k ? = h b 1 + k b 2 + ? b 3 ,其中 b i 是給定布拉維點陣的倒易點陣的基礎或原始平移向量。 (請注意,平面并不總是與直接或原始點陣向量的線性組合正交 h a 1 + k a 2 + ? a 3 因為直接點陣向量不需要相互正交。)這是基于倒數點陣向量 g(表示從倒易晶格原點的倒易晶格點的矢量)是空間函數(例如,電子密度函數)的傅里葉級數中平面波的波矢,其周期性遵循原始布拉維晶格,因此波陣面 平面波與原始晶格的平行晶格平面重合。 由于 X 射線晶體學中測量的散射矢量,Δ k = k o u t ? k i n ,以 k o u t 作為出射(從晶格散射)X 射線波向量和 k i n入射(朝向晶格)X射線波向量,等于倒易晶格向量 g 如勞厄方程所述,每個測量散射矢量 Δ k 處的測量散射 X 射線峰值由米勒指數標記。 按照慣例,負整數用橫線書寫,如 3 代表 -3。 整數通常以最小值表示,即它們的xxx公約數應為 1。米勒指數也用于表示 X 射線晶體學中的反射。 在這種情況下,整數不一定是最低項,并且可以被認為對應于間隔開的平面,這樣來自相鄰平面的反射將具有恰好一個波長 (2π) 的相位差。
還有幾個相關的符號:
- 記號{hk?}表示通過晶格的對稱性等價于(hk?)的所有平面的集合。
米勒指數是根據單位單元的任何選擇來定義的,而不僅僅是根據原始基向量來定義的,正如有時所說的那樣。
定義
編輯有兩種等效的方法來定義米勒指數的含義:通過倒易格中的一個點,或者作為沿格向量的逆截距。 兩種定義都在下面給出。 在任何一種情況下,都需要選擇定義晶胞的三個晶格向量 a1、a2 和 a3。 鑒于這些,還確定了三個原始倒易點陣向量(表示為 b1、b2 和 b3)。
然后,給定三個米勒指數 h、k、?,(hk?) 表示與倒易晶格矢量正交的平面:
g h k ? = h b 1 + k b 2 + ? b 3 。也就是說,(hk?) 僅表示基于原始倒易點陣向量的平面法線。 因為坐標是整數,所以這條法線本身總是一個倒易點陣向量。 最低項的要求意味著它是給定方向上的最短倒格矢量。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14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