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抗磁性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目錄

    超抗磁性

    編輯

    超抗磁性(或完全抗磁性)是某些材料在低溫下發生的一種現象,其特征是完全沒有磁導率(即體積磁化率 χ V {displaystyle chi _{rm {V} }} = ?1) 并排除內部磁場

    超抗磁性確立了材料的超導性是一個相變階段。 超導磁懸浮是由于超抗磁性,排斥接近超導體的永磁體,以及阻止磁體漂浮的磁通釘扎。

    超抗磁性是超導性的一個特征。 它于 1933 年由 Walther Meissner 和 Robert Ochsenfeld 確定,但它被認為不同于邁斯納效應,邁斯納效應是在超導性首次形成時發生的,并且涉及排除已經穿透物體的磁場。

    理論

    編輯

    Fritz London 和 Heinz London 發展了這樣一種理論,即磁通量的排除是由在超導材料表面流動的屏蔽電流引起的,它產生的磁場恰好抵消了超導體內部的外部施加場。 每當將超導材料帶入磁場時,就會產生這些屏蔽電流。 這可以通過超導體的電阻為零這一事實來理解,因此由磁場內的材料運動引起的渦流不會衰減

    超抗磁性

    1935 年,弗里茨在皇家學會表示,熱力學狀態將由單個波函數來描述。

    屏蔽電流也會出現在最初正常的導電金屬被放置在磁場中的情況下。 一旦金屬冷卻到適當的轉變溫度以下,它就會變得超導。 這種金屬冷卻時磁場的排出不能再僅通過假設零電阻來解釋,稱為邁斯納效應。 它表明超導狀態不依賴于制備的歷史,只依賴于溫度、壓力和磁場的當前值,因此是真正的熱力學狀態。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15150/

    (3)
    詞條目錄
    1. 超抗磁性
    2. 理論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