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致發光
編輯電致發光 (EL) 是一種光學和電學現象,其中材料響應于電流通過或強電場而發光。 這不同于由熱(白熾)、化學反應(化學發光)、聲音(聲致發光)或其他機械作用(機械發光)引起的黑體發光。
機制
編輯電致發光是電子與電子輻射復合的結果。 材料中的空穴,通常是半導體。 激發的電子以光子(光)的形式釋放能量。 在復合之前,電子和空穴可以通過摻雜材料形成 p-n 結(在半導體電致發光器件如發光二極管中)或通過強電場加速的高能電子的影響激發(如 與電致發光顯示器中的磷光體)。
最近表明,隨著太陽能電池提高其光電轉換效率(提高開路電壓),它也將提高其電轉換光 (EL) 效率。
電致發光材料的例子
編輯電致發光器件是使用有機或無機電致發光材料制造的。 活性材料通常是帶寬足夠寬以允許光射出的半導體。
最典型的無機薄膜 EL (TFEL) 是具有黃橙色發射的 ZnS:Mn。 EL 材料范圍的示例包括:
- 摻雜銅(產生綠光)或銀(產生明亮的藍光)的粉末狀硫化鋅
- 摻雜錳的硫化鋅薄膜(產生橙紅色)
- 天然藍色鉆石,其中含有用作摻雜劑的微量硼。
- 含有第 III 族和第 V 族元素的半導體,例如磷化銦 (InP)、砷化鎵 (GaAs) 和氮化鎵 (GaN)(發光二極管)。
- 某些有機半導體,例如 [Ru(bpy)3]2+(PF6?)2,其中 bpy 是 2,2'-聯吡啶
實際實現
編輯最常見的電致發光 (EL) 器件由粉末(主要用于照明應用)或薄膜(用于信息顯示)組成。
學習
發光電容器或 LEC 是至少從 1961 年開始使用的術語,用于描述電致發光面板。 通用電氣在 1938 年就擁有平面電致發光面板的專利,這些面板至今仍被用作儀表板顯示器的夜燈和背光燈。 電致發光面板是一種電容器,其中外板之間的電介質是熒光粉,當電容器充電時會發出光子。 通過使其中一個觸點透明,暴露的大面積會發光。
1960 年,克萊斯勒和 Imperial 乘用車開始生產電致發光汽車儀表板背光照明,每個儀表指針也是一個單獨的光源,并在 1967 年繼續成功地應用于多款克萊斯勒汽車,并作為面板照明進行銷售。
夜燈
位于馬薩諸塞州塞勒姆和丹佛斯的 Sylvania Lighting Division 生產并銷售了一種 EL 夜燈(右),商品名稱為 Panelescent,與克萊斯勒儀表板投入生產的時間大致相同。 這些燈已被證明非常可靠,一些樣品在連續運行近 50 年后仍能正常工作。 在 1960 年代后期,位于馬薩諸塞州尼達姆的 Sylvania 電子系統分部使用位于賓夕法尼亞州 Emporium 的 Sylvania 電子管分部制造的電致發光顯示面板,為阿波羅登月艙和指揮艙開發和制造了多種儀器。 馬薩諸塞州薩德伯里的雷神公司制造了阿波羅制導計算機,它使用 Sylvania 電致發光顯示面板作為其顯示鍵盤接口 (DSKY) 的一部分。
背光
基于粉末磷光體的電致發光面板經常用作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源。 它們很容易為整個顯示器提供柔和、均勻的照明,同時消耗相對較少的電力。 這使得它們可以方便地用于尋呼機、手表和計算機控制的恒溫器等電池供電設備,并且它們柔和的青綠色光芒在技術世界中很常見。 它們需要相對較高的電壓(60 到 600 伏之間)。 對于電池供電的設備,該電壓必須由設備內的轉換器電路產生。 當背光激活時,此轉換器通常會發出可聽見的嗚嗚聲或警笛聲。 對于線電壓操作的設備,它們可以直接由電源線供電。 電致發光夜燈以這種方式工作。 每單位面積的亮度隨著電壓和頻率的增加而增加。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