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1 簡介
簡介
編輯沸石相通常被認為是將沉積物變成沉積巖的成巖過程與葡萄石-榴石相之間的過渡,后者是大洋中脊擴張中心周圍洋殼海底蝕變的標志。 沸石和葡萄石-榴石相被認為是埋藏變質作用,因為不需要造山帶區域變質作用過程。
泥質沉積物最常出現沸石相; 富含鋁、二氧化硅、鉀和鈉,但鐵、鎂和鈣含量普遍較低的巖石。 沸石相變質作用通常導致低溫粘土礦物變成高溫多晶型物,如高嶺石和蛭石。
礦物組合包括高嶺石和蒙脫石以及濁沸石、硅鈣石、葡萄石、方解石和綠泥石。 Phengite 和 adularia 出現在富含鉀的巖石中。 該系列的礦物包括沸石、鈉長石和石英。
這是由于粘土在壓實過程中脫水,以及由于上面沉積物的持續沉積覆蓋沉積物而加熱而發生的。 沸石相被認為開始時的溫度約為 50 - 150 °C,需要進行一些掩埋,通常為 1 - 5 公里。
沸石相傾向于在富含粘土的沉積物中與層理平面葉理的開始相關聯,平行于巖石的層理,這是由于板狀粘土礦物在水平方向上排列而導致的,這降低了它們的自由能狀態。
一般深成巖和火山巖受沸石相變質作用影響不大,但孔隙玄武巖等孔隙內會充滿沸石礦物,形成杏仁狀結構。 凝灰巖也可以變成沸石,正如在加利福尼亞海岸的 Obispo 構造中看到的那樣。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15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