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躍層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鹽躍層

    編輯

    在海洋學中,鹽躍層(來自希臘語 hals、halos 'salt' 和 klinein 'to slope')是一種斜坡,是由水體中強烈的垂直鹽度梯度引起的化學躍層的一種亞型。 由于鹽度(與溫度一致)會影響海水的密度,因此它可以在垂直分層中發揮作用。 鹽度增加 1 kg/m3 會導致海水密度增加約 0.7 kg/m3。

    描述

    編輯

    在中緯度地區,蒸發量超過降水量導致地表水比深層水更咸。 在這些地區,垂直分層是由于地表水比深層水暖和鹽躍層不穩定造成的。 這些地區可能容易發生鹽指法,這是一種導致鹽度優先混合的過程。

    在某些高緯度地區(如北冰洋、白令海和南大洋),表層水實際上比深水更冷,鹽躍層負責維持水柱穩定,將表層水與深水隔離開來。 在這些地區,鹽躍層對于海冰的形成和限制二氧化碳向大氣中的逸出非常重要。

    鹽躍層也存在于峽灣和混合不良的河口,淡水沉積在海洋表面。

    可以在水杯或其他透明容器中輕松創建和觀察鹽躍層。 如果將淡水慢慢倒在一定量的鹽水上,用勺子水平放置在水位上以防止混合,由于邊界折射率的變化,很快就會看到模糊的界面層,即鹽躍層。

    鹽躍層最常與溫躍層混淆——溫躍層是水體內的一個區域,標志著溫度的急劇變化。 鹽躍層可以與溫躍層重合并形成密度躍層。

    鹽躍層在靠近海洋的充滿水的石灰巖洞穴中很常見。 來自陸地的密度較低的淡水在來自海洋的咸水之上形成一層。 對于水下洞穴探險者來說,這可能會導致洞穴中空氣空間的錯覺。 穿過鹽躍層往往會攪動各層。

    圖形表示中,可以看出三層:

    • 大約 50 米(160 英尺)的低鹽度海水在海面上游動。 溫度為 ?1.8 °C(28.8 °F),非常接近冰點。 該層阻止熱量從較溫暖、較深的層次傳遞到海冰中,這對其厚度有相當大的影響。
    • 大約 150 米(490 英尺)的鹽度和溫度急劇上升。 這是實際的鹽躍層。
    • 深層鹽度幾乎恒定,溫度緩慢下降。

    鹽躍層

    其他類型的克隆

    編輯
    • 溫躍層 – 基于水溫差異的溫躍層,
    • Chemocline – 基于水化學差異的 cline,
    • Pycnocline – 一種基于水密度差異的斜坡。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15770/

    (3)
    詞條目錄
    1. 鹽躍層
    2. 描述
    3. 其他類型的克隆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