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質量作用定律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質量作用定律

    編輯

    在化學中,質量作用定律是指化學反應的速率與反應物的活度或濃度的乘積成正比的命題。 它解釋和預測動態平衡溶液的行為。 具體來說,這意味著對于處于平衡狀態的化學反應混合物,反應物濃度與產物濃度之間的比率是恒定的。

    該定律的初始表述涉及兩個方面:1) 平衡方面,涉及平衡時反應混合物的組成;2) 動力學方面,涉及基本反應的速率方程。 這兩個方面都源于 Cato M. Guldberg 和 Peter Waage 在 1864 年至 1879 年間進行的研究,其中平衡常數是通過使用動力學數據和他們提出的速率方程導出的。 Guldberg 和 Waage 還認識到化學平衡是一個動態過程,其中正向反應和反向反應的反應速率在化學平衡時必須相等。 為了推導出訴諸動力學的平衡常數的表達式,必須使用速率方程的表達式。 速率方程的表達式后來由 Jacobus Henricus van 't Hoff 獨立地重新發現

    該定律是關于平衡的陳述,并給出了平衡常數的表達式,平衡常數是表征化學平衡的量。 在現代化學中,這是使用平衡熱力學推導出來的。 也可以用化學勢的概念推導出來。

    歷史

    編輯

    兩位化學家通常用與產品數量相關的數值來表示混合物的組成,以描述平衡狀態。卡托·馬克西米利安·古爾德伯格和彼得·瓦格在克勞德·路易斯·貝索萊關于可逆化學反應的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該定律 1864 年的群眾行動。

    1864

    平衡狀態(組成)

    A 和 B 之間的化學親和力或反應力不僅像以前假設的那樣取決于反應物的化學性質,而且還取決于反應混合物中每種反應物的量。 因此,質量作用定律首先表述如下:

    當兩種反應物 A 和 B 在給定溫度下一起發生取代反應時,它們之間的親和力或化學力與活性質量 [A] 和 [B] 成正比,每個都提高到一個特定的冪

    在這種情況下,取代反應是一種反應,例如醇 + 酸 ? ? ? ? 酯 + 水 {\displaystyle {\ce {{alcohol}+ acid <=>; {酯}+水}}}。 活動質量在 1879 年的論文中被定義為作用范圍內的物質的量。 對于溶液中的物質,活性質量等于濃度。 對于固體,活性質量被視為常數。 α {\displaystyle \alpha } , a 和 b 被視為經驗常數,由實驗確定。

    在平衡時,推動正向反應的化學力必須等于推動逆向反應的化學力。 將 A,B, A' 和 B' 的初始活性質量寫為 p, q, p' 和 q' ,平衡時解離的活性質量為 ξ {\displaystyle \xi }

    質量作用定律

    平衡狀態的動態方法

    1864 年的第三篇論文關注的是同一平衡系統的動力學。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15940/

    (4)
    詞條目錄
    1. 質量作用定律
    2. 歷史
    3. 1864
    4. 平衡狀態(組成)
    5. 平衡狀態的動態方法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