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核
編輯冰核,也稱為冰核粒子(INP),是一種在大氣中充當冰晶形成核的粒子。
冰核機制
編輯大氣中有多種冰核形成機制,冰核可以通過這些機制催化冰粒的形成。 在對流層上層,水蒸氣可以直接沉積在固體顆粒上。 在溫度高于約 -37 °C 的云層中,液態水可以持續處于過冷狀態,冰核可以觸發液滴凍結。
如果冰核與過冷水滴碰撞,就會發生接觸成核,但更重要的凍結機制是當冰核浸入過冷水滴中,然后觸發凍結。
在沒有冰核粒子的情況下,純水滴可以在過冷狀態下持續到接近-37°C的溫度,在那里它們均勻地凍結。
有幾個研究小組研究大氣氣溶膠的冰核特性。 冰核研究能力也可通過 EMSL、PNNL 的用戶設施調用獲得(參見用戶設施)。
云動態
編輯冰粒會對云動力學產生重大影響。 眾所周知,它們在云層帶電并導致閃電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它們還能夠形成雨滴的種子。 很明顯,淺層云中冰核粒子的濃度是云氣候反饋的關鍵因素。
大氣顆粒物
編輯許多不同類型的大氣顆粒物都可以充當冰核,包括自然的和人為的,包括由沙漠塵埃、煤煙、有機物、細菌(例如丁香假單胞菌)、花粉、真菌孢子和火山灰等組成的冰核。 然而,每種類型的確切成核潛力差異很大,具體取決于確切的大氣條件。 人們對這些粒子的空間分布、它們通過冰云形成對全球氣候的總體重要性以及人類活動是否在改變這些影響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知之甚少。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16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