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計算機
編輯機械計算機是由機械部件(例如xxx和齒輪)而不是電子部件構成的計算機。 最常見的例子是加法器和機械計數器,它們使用齒輪的轉動來增加輸出顯示。 更復雜的例子可以進行乘法和除法——弗里登使用了一個移動的頭,在每一列都停了下來——甚至是微分分析。 一種型號是 1960 年代銷售的 Ascota 170 記賬機,用于計算平方根。
機械計算器可以是模擬的,使用平滑的機制,如曲面板或用于計算的計算尺; 或數字,使用齒輪。
機械計算機在 1960 年代繼續使用,但很快被電子計算器取代,電子計算器在 1960 年代中期出現,具有陰極射線管輸出。 隨著廉價手持式電子計算器的推出,這種演變在 1970 年代達到頂峰。 機械計算機的使用在 70 年xxx始減少,到 80 年代已經很少見了。
例子
編輯- Antikythera 機制,c。 公元前 100 年 – 機械天文鐘。
- Cosmic Engine,1092 – 宋代蘇松發明的液壓機械天文鐘樓,其特點是使用了應用于發條機構的早期擒縱機構。
- 城堡鐘,1206 年 – Al-Jazari 的城堡鐘是一種水力機械天文鐘,是最早的可編程模擬計算機。
- Astrarium 是一個復雜的天文鐘,由 Giovanni Dondi dell'Orologio 于 1348 年建造。 Astrarium 有七個面孔和 107 個活動部件; 它可以顯示和預測太陽、月亮、星星和當時已知的五顆行星的位置,以及宗教節日。
- Pascaline,1642 年 – Blaise Pascal 的算術機主要用作加法機,可以直接對兩個數字進行加法和減法,以及通過重復進行乘法和除法。
- 步進計算器,1672 年 – 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的機械計算器,可以加、減、乘、除。
- 差分機,1822 年 – Charles Babbage 的計算多項式的機械裝置。
- 分析機,1837 年——后來的 Charles Babbage 設備,可以說封裝了現代計算機的大部分元素。
- Odhner Arithmometer,1873 年 - W. T. Odhner 的計算器,在 1970 年代之前制造了數百萬臺克隆機。
- 球盤積分器,1886 年 – William Thomson 在他的諧波分析儀中使用它通過計算傅立葉級數的系數來測量潮汐高度。
- 珀西·拉德蓋特 (Percy Ludgate) 于 1909 年設計的分析機——有史以來設計的僅有的兩臺機械分析機中的第二臺。
- Marchant Calculator,1918 年 – 最先進的機械計算器。 關鍵設計由 Carl Friden 完成。
- Z1,1938 年(1941 年準備就緒)– Konrad Zuse 的機械計算器(盡管部分不精確阻礙了它的功能)
- Curta 計算器,1948 年
- MONIAC,1949 年 – 用于模擬或模擬英國經濟的模擬計算機。
- Voskhod Spacecraft Globus IMP 導航儀,1960 年代初期
- Digi-Comp I,1963 年 – 教育用 3 位數字計算機
- Digi-Comp II,1960 年代中期 – 滾球數字計算機
- 自動機 – 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存儲數據和執行計算以及執行其他復雜任務的機械設備。
- Turing Tumble,2017 年 – 部分受 Digi-Comp II 啟發的教育性圖靈完備計算機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1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