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
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的系列錢幣研究也取得了豐碩的:與廣東省錢幣學會聯合創辦了《廣東錢幣》;與廣州永正紀念幣有限公司合作探索產學研結合項目;完成了2004年廣東省高校現代教育技術151工程 項目《中國貨幣金融博覽》,2005年廣州市天河區立項課題《基于網絡貨幣識別系統研究》,2009年天河區科普項目《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科普信息系統開發》和2010年天河區科普項目《基于智能多技術的貨幣反假科普展廳建設》等,這些現均已成為廣東高校共享的貨幣金融的教學資源和科育的資源。2006年受批為天河區科育,2007年受批為廣州市科育,2012年受批為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
全國范圍看,貨幣專題的博物館有許多,但規模和陳列內容有較大差異,廣州貨幣金融在館藏規模、涵蓋內容、科研、數字化發展以及金融教育資源共享等方面都有較大優勢與特色。為貨幣文化,繼承和發揚貨幣文化傳統,深入開展貨幣理論教學與研究,為廣大市民提高貨幣鑒賞、貨幣識假、防假反假能力,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地理
交通線:公交車39、30廣東金融學院總站
郵編:510521
參觀指南
門票服務
該館為預約團體觀眾提供人工導覽服務。預約方法為:參觀前三天于辦公時間撥打(020)37216839或(020)37216805預約,預約參觀日期、時間和各項服務。零散觀眾需服務,可直接售票時提出需求。收費標準是:每小時100元,學生及團體門票:5元/人。廣東金融學院師生定期免費。
主要展廳
中國古代貨幣展廳
貨幣展廳
根據地貨幣展廳
新中國貨幣展廳
金銀紀念幣展廳
粵港澳臺貨幣展廳
貨幣反假防假展廳 主要展廳
票據和電子貨幣展廳
世界貨幣展廳
流動展廳
典藏精品
館藏典例
先秦三孔布
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
先秦類貨幣十分珍貴,主要由三類貨幣組成:布幣、刀幣、蟻鼻錢。其中布幣(即鏟幣)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其中以三孔布最為珍貴(如圖),其圓化的特征在貨幣發展史
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刀幣主要分布在山東沿海地區,其狀似刀;蟻鼻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是最晚期的金屬銅制仿貝,狀小刻有兕字。一刀平五千
一刀平五千
西漢王莽時期,胡亂幣制,導致貨幣市場混亂。一刀平五千是王莽將環錢與刀幣的概念結合而成,貌似鑰匙,質地沉重,上以金線錯入環中寫一刀兩字,刀身直書平五千,均為大篆,十分精美。在收藏界被譽為金錯刀,十分珍稀。
xxx套人民幣
1948年12月開始發行的xxx套人民幣,非常罕有,是中國最早也是最珍貴的一套人民幣,市場價值每年上升,保守估價600萬以上。整套收集十分不易,曾有市民拿過零散的紙幣過來鑒定,雖均幣,但面額不高、數量不多。在廣東省內估計整套完整保存的機構極少。
1985廣東本票
1985年廣東走在經濟發展的最前沿,因銀行業務結算及運輸等方面的需要,發行了一套50、100面額的本票,等同于人民幣流通,即1985年廣東省本票。因其仍有不完善之處,被全部回收,流通期僅57天。但其推動了第四套人民幣的50與100元的盡早投放。現市場上存貨極少,價值每年攀升,保守估價10萬一套。
學術研究 學術著作
中國錢幣
廣東人論錢幣
中國錢幣書法大觀
中國連體鈔
外幣防偽知識
中國當代金銀幣
專題研究
三孔布
刀幣
王莽時代錢幣史
五銖
清代咸豐大錢
宋朝鐵錢
廣州文博
《廣州文博通訊》
文物鑒定
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擁有從事文博工作多年、具有文博專業職稱的技術人員。除負責對本館館藏文物進行和修復外,也常年為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市民提供錢幣鑒定等相關服務。學術廳
聯系方式: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
學術研究廳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1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