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屬第二醫院

    長期建檔 鎖定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附屬第二醫院

      醫院簡介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又名孫逸仙紀念醫院,簡稱中山二院)坐落在廣州市美麗的珠江河畔(廣州市沿江西107號),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大型綜合性醫院。1987年起連續四屆獲廣東省文明醫院;1992年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1993年獲廣州地區xxx甲等醫院;1998年獲廣東省百家文明醫院;1999年獲廣東省白求恩式先進集體;2003年獲全國、省、市抗非模范(先進)單位;2004年度再次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光榮稱號。2012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多名優秀醫生榮登中國名醫百強榜榜單。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建于1835年11月,由美國傳教士伯駕(dr.parker)先生創辦,是中國最早的西醫院。1886年,我國偉大的孫中山先生曾在這里學醫和從事活動,使之成為中國策源地。歷史悠久,業績輝煌。中國首例膀胱取石術;首例病理解剖術;首張醫學x光片;首例眼疾手術;xxx個醫學留學生和xxx個女醫學生;xxx本醫學等等,都在這里誕生,譜寫了祖國西醫學的歷史篇章。在這間祖國西醫學的搖籃里,有謝志光、陳陶心、陳耀真、周壽愷、毛文書、秦光煜、林模、鐘世藩等一大批著名的醫學家和醫學教育家,為祖國現代醫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各類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學科建設水平不斷提升。2002年,小兒血液科中國xxx株人胚胎造血干細胞系建系成功;普外科宋爾衛博士與哈佛大學醫學科學家合作,應用rna干預病毒感染的研究論文發表于2002年7月《自然·醫學》(naturemedicine),并被美國《科學》評選為2003年度世界十大科技進展代表性;消化內科《自主免疫狀態下乙肝病毒變異的規律》課題參與國家973計劃;小兒血液科《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基礎與臨床應用系列研究》、內分泌內科《關于瘦素的系列研究》分別獲2003年教育部科技一等、二等;2004年度兒科《提高兒童臍血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實驗與臨床研究》、婦產科《保存卵巢功能的臨床和實驗研究》、內分泌內科《糖尿病足的預警和綜合防治研究》分別獲取衛生部臨床重點項目。醫院南院區(廣州市海珠區盈豐33號)自2002年開業后迅速發展,門診、病房大樓相繼投入使用。并集中優勢,全力創辦以普通外科為特色的大專科、小綜合院區,打造華南地區肝膽外科特色品牌

       光榮歷史

      1835年,美國傳教士伯駕為達到宣傳教的目的,在十三行總商伍敦元的贊助下,于當年11月4日在廣州新豆欄街豐泰行第七號(即今十八甫一帶)租了一間房子,開創了一所眼科醫局。這,就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前身。

      其時,清閉關政策使老百姓對西醫院心存疑竇,因為雖然醫院聲明免費醫治,開張的首日仍無人求診。第二天,一位眼疾的中年婦女抱著試試看的心情來到了醫局,從此揭開了西醫在中國治病的xxx幕。

      隨著西醫技術的不斷推廣,越來越多的百姓來到眼科醫局求診。第二次鴉片xxx爆發后,眼科醫局遷到了谷埠(今仁濟)并更名為博濟醫院,逐漸發展成為晚清時期最著名的西醫院。

      在博濟醫院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創下了祖國西醫史上無數個xxx--xxx例眼疾手術、xxx例卵巢切除術、xxx例膀胱取石術、xxx例麻醉術、xxx例氯仿麻醉術、xxx例病理解剖術……這一個又一個的xxx都是祖國西醫發展史上的里程碑,的同時也推動了祖國西醫學的向前發展。

       人才搖籃

      作為最古老的西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同時著中國西醫學教育的肇始,堪稱是祖國西醫學的人才搖籃。

      早在1837年,當時的院長伯駕便招收了3名青年傳授醫術,從而了中國西醫學教育的篇章。1865年,醫院正式開辦醫學班,1866年設立了博濟醫學堂,這是中國最早的西醫學府,迄今已有140多年歷史。在博濟醫學堂學醫的不乏名人志士,比如1886年以逸仙之名在這里學醫及從事運動的孫中山,又如我國xxx個華人留學生黃寬,還有中國xxx個南丁格爾張竹君等。步入解放后尤其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博濟醫學堂更是星光熠熠,謝志光、陳心陶、陳耀真、周壽愷、毛文書、秦光煜、林樹模、鐘世藩、陳國楨等一批全國聲名卓著的醫學家、醫學教育家不約而同地投身到博濟醫院,在他們的言傳身授下,大批醫學人才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廣東乃至全國的現代醫學事業從這里走出了康莊大道。

       新步伐

      步入新世紀,醫學事業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醫療行業的競爭也是不斷加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這所點燃中國現代醫學火種的老字號醫院,175年來懸壺濟世、薪火相傳,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百年老院已經初步發展成為廣東省有影響力的現代化綜合性教學醫院。醫院也多年來被評為廣東省百家文明醫院、廣東省白求恩式先進集體、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稱號、廣州市醫保信譽水平最高級別AA定點醫療機構

      醫院現有職工2600多人,其中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正高職稱84人,副高職稱213人,所有臨床醫學口腔臨床醫學學科均為碩士、博士點單位,現有博士生導師47人,碩士生導師127人。醫院普通外科、神經內科、腎內科為國家重點學科參加單位;內分泌內科、婦產科、兒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口腔科為廣東省重點學科;心血管內科、骨外科、皮膚性病科為醫院重點學科。醫院年床位1300余張,年門診量超過180萬人次,年住院手術例數愈30000臺,年出院病人愈43000人次。

      近幾年來,醫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涌現了一批特色醫療項目,如微創外科技術、腺外科、全國首例臍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小兒地中海貧血、全國首例嗅鞘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冠狀動脈搭橋術及微創搭橋手術、乙狀結腸代膀胱手術、大肝癌的綜合性治療、全國最小年齡親體供肝移植術,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性診斷和治療等,不僅顯著提高了醫院醫療技術水平和學科品牌,而且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和高度贊揚;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實現了歷史性突破,2009年醫院所獲科研經費突破4000萬元,其中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8項,總金額1021萬元,居廣東省醫院首位;醫學研究中心獲批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實現了我院省級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是我院學科建設的一個里程碑。宋爾衛教授的研究獲2008年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在Nature Medicine、NatureBiotechnology、Cell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了有影響力的論文。婦產科學獲得省級精品課程,填補了我院該項的空白。醫院教學工作上注意發揚優良傳統,勇于探索教學創新,在全體師生的努力下,醫院應屆畢業生在每年的考試中均名列前茅。醫院還重視對中層干部管理知識的專項培訓,使中層干部開拓視野,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創新管理,增強管理能力

      隨著醫院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醫院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08年10月,增城市人民醫院整體移交我院,增城院區成立后,醫院的業務發展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南院區自2002年建立以來,按照大專科、小綜合的辦院旨,醫療業務不斷發展,各項指標逐年增長,院區發展進入平穩階段;南校區門診部始終為老師和同學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為原則,完成了各項醫療保健任務。醫院多院區的良性發展格局的形成,為醫院跨越式發展提供了發展的空間,掀開了醫院發展歷程上嶄新的一頁。

      如今,醫院的十一五總體規劃得到了衛生部的審批,醫院近四年的發展格局已定,醫院又迎來了一個關鍵的發展機遇,全院干部職工正以豪邁的熱情,傳承前人的事業,銘記、崇德、求精、奮進的院訓,為創建國內一流,為百年老院煥發青春而團結奮進。

       專科介紹

      院產科專業技術雄厚,在醫療、教學、科研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承擔著孕產婦醫療保健服務,疑難危重病人的搶救等任務。

      作為大型綜合性醫院的產科,具有多學科協作的優勢。精于優生優育、產前診斷、高危妊娠監護、妊娠合并癥和并發癥的處理等。產科附設優生與遺傳研究室,配備多臺B超、臍動脈血流監測儀、胎兒監護儀、染色體分析儀、酶標儀等先進設備。并開設家庭化溫馨產房陪伴分娩。

      孕婦學校授課內容豐富,從早孕期母體生理變化、胎兒生長發育開始,指導準媽媽調整心態,合理營養,督促建立孕期保健手冊。隨孕期發展講授各個孕期的生理狀況以及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配合醫生做好家庭監護,保障胎兒安全健康生長發育。

      對生殖免疫學有深入的研究,尤其對習慣性流產、性不孕、試管嬰兒多次失敗等生殖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有很深的造詣。針對習慣性流產患者的治療,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甚至國外的習慣性流產、性不孕等患者就診,現已大量積累臨床經驗。

       醫院領導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 沈慧勇教授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 副院長 王景峰教授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 林仲秋教授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 黃健教授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 宋爾衛教授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 王捷教授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副、紀委 趙婉文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1782/

    (32)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