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脈
編輯長白山脈(簡體中文:長白山;繁體中文:長白山)是東北亞的主要山脈,從中國東北的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省延伸,跨越中國和朝鮮之間的邊界(41°41' 到北緯 42°51';東經 127°43' 到 128°16'),到朝鮮的兩江省和查江省。 它們在滿語中也被稱為桑基巖山脈。 大多數山峰的高度超過 2,000 米(6,600 英尺)。
歷史
編輯不咸山最早記載于《山海經》。 后漢書又名單單大嶺。 新唐書稱太白山。 目前的中文名稱長白山最早使用于契丹人的遼朝(916-1125),然后是女真人的金朝(1115-1234)。
該山脈代表了中國清朝的創始人努爾哈赤和愛新覺羅皇室的祖先 Bukūri Yongson 神話般的出生地。 中文名稱的字面意思是永遠的白色山區。
清帝皇太極稱其始祖布庫里雍順為處女所生。 相傳恩古倫、正古倫、佛庫倫三位天女在長白山脈附近的布胡里奧莫湖沐浴。 一只喜鵲在 Fekulen 附近掉下一塊紅色水果,Fekulen 吃了它。 然后她懷上了 Bukūri Yong?on。 然而,1635年呼爾哈(Hurka)部落成員穆克西克所記載的另一個較舊版本的故事在地點上與皇太極的版本相矛盾,聲稱它在黑龍江省布庫里山靠近阿穆爾河的地方,布爾胡里湖就在那里 天女們沐浴。 如今著名的亞布力滑雪場就位于長白山脈。
地理與氣候
編輯山脈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的源頭。
長白山脈的特點是冬季漫長而寒冷。 冬季降水量少,但夏季和秋季降水量較多,年平均降水量高達 1,400 毫米(55 英寸)。
動植物群
編輯山坡的植被分為幾個不同的區域。 在海拔 2,000 米(6,562 英尺)以上的山頂,苔原占主導地位。 從 1,700–2,000 米(5,577–6,562 英尺),植被以山樺和落葉松為主。 在這個區域以下,一直到 1,100 米(3,609 英尺)以下,主要樹木是云杉、冷杉和松樹。 從 600 到 1,100 米(1,969-3,609 英尺),景觀以混交林為主,其中包括阿穆爾椴 (Tilia amurensis)、松樹、楓樹和榆樹。 再往下是一片溫帶硬木林,主要是次生楊樹和樺樹。
山頂的湖中已知有五種植物,湖岸邊約有 168 種。
中國一側的森林是古老的,幾乎沒有被人類改變過。 樺樹在樹線附近占主導地位,而松樹則與其他樹種混合。 在山的朝鮮一側的較低斜坡上,森林被大面積砍伐。
該地區是西伯利亞虎、熊、狼和野豬的著名棲息地。 烏蘇里野犬可能已經從該地區滅絕。 覆蓋山峰約 2,000 米(6,600 英尺)的山林中的鹿是白頭山狍種。 許多野生鳥類如黑松雞、貓頭鷹和啄木鳥都棲息在該地區。 這座山已被 BirdLife International 確定為重要鳥類保護區 (IBA),因為它支持著鱗邊秋沙鴨種群。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