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
編輯故宮(中文:紫禁城;拼音:Zǐjìchéng)是中國北京市東城區的一座宮殿建筑群,位于北京皇城的中心。 它周圍環繞著眾多華麗的皇家園林和寺廟,包括占地 22 公頃(54 英畝)的中山公園、祭祀太廟、占地 69 公頃(171 英畝)的北海公園和占地 23 公頃(57 英畝)的景山公園 . 它由故宮博物院正式管理。
故宮建于 1406 年至 1420 年,是從明朝(自永樂皇帝起)到清末(1420 年至 1924 年)的前中國皇宮和中國皇帝的冬宮。 作為中國皇帝及其家人的居所,500 多年來一直是中國政府的禮儀和政治中心。 自 1925 年以來,故宮一直歸故宮博物院管理,故宮博物院收藏了大量的藝術品和文物,建立在明清兩代皇家收藏的基礎上。 故宮于1987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該綜合體由 980 棟建筑組成,包括 8,886 個房間,占地 720,000 平方米(72 公頃)/178 英畝。 這座宮殿體現了中國皇帝住所的富麗堂皇和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筑,并影響了東亞和其他地方的文化和建筑發展。 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木結構建筑群。 自2012年以來,故宮年均接待游客1400萬人次,2019年接待游客超過1900萬人次。2018年,故宮市值預估為70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故宮。 世界上任何地方最有價值的宮殿和最有價值的房地產。
一些資料稱它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宮殿,但其他中國皇家住所的規模遠遠超過它,即位于故宮以西的 6.1 平方公里(610 公頃)中南海、2.9 平方公里(290 公頃) 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和河北省承德市 5.6 平方公里(560 公頃)的承德避暑山莊。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木結構建筑之一。 1961年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詞源
編輯常見的英文名稱故宮是中文名稱 Zijin Cheng(中文:紫禁城;拼音:Zǐjìnchéng;字面意思是“紫色故宮”)的翻譯。 Zijin Cheng 這個名字最早正式出現于 1576 年。另一個具有相似起源的英文名稱是 Forbidden Palace。
紫金城這個名字,是一個有著多重意義的名字。 紫,或紫,指的是北極星,在中國古代被稱為紫微星,在中國傳統占星術中是天帝的天宮。 周圍的天域,紫微圍(中文:紫微垣;拼音:Zǐwēiyuán),是天帝及其家人的領域。 故宮作為地上皇帝的住所,是地上的對應物。 晉是指天帝居住的不禁之地。 城是城市的意思。
今天,該遺址在中文中最廣為人知的名字是 Gùgōng(故宮),意思是故宮。 以這些建筑為基礎的博物館被稱為故宮博物院(中文:故宮博物院;拼音:Gùgōng Bówùyùan)。
明清時期,故宮又稱大內或宮城。
歷史
編輯當洪武皇帝的兒子朱棣成為永樂皇帝時,他將首都從南京遷至北京,并于 1406 年開始建造故宮。
施工歷時 14 年,需要超過 100 萬工人。 使用的材料包括在中國西南部的叢林中發現的珍貴楠楠木(中文:楠木;拼音:nánmù)的原木,以及來自北京附近采石場的大塊大理石。 主要大廳的地板鋪有金磚(中文:金磚;拼音:jīnzhuān),是蘇州特制的鋪路磚。
從 1420 年到 1644 年,故宮是明朝的所在地。 1644年4月,被李自成率領的叛軍占領,稱帝。 他很快在前明朝將軍吳三桂和滿清軍隊的聯合軍隊面前逃跑,在此過程中放火燒毀了部分故宮。
到 10 月,滿族在中國北方取得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并在故宮舉行了一場儀式,宣布年輕的順治皇帝為清朝統治下的全中國。清朝統治者更改了一些主要建筑的名稱,以 強調和諧而不是至高無上,使名牌雙語(中文和滿文),并將薩滿教元素引入宮殿。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20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