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山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泰山概述

    編輯

    泰山(拼音:Tài Shan,備選名:岳山、岳岳、岳宗、太山、東岳)是位于泰安市北部的一座具有歷史和文化意義的山。 它是中國山東省的最 高點。 最 高的山峰是玉皇頂(拼音:Yùhuáng Dǐng),為 1,545 米(5,069 英尺)高。

    泰山被譽為中國神山之東。 它與日出、出生和更新有關,通常被認為是五者中最重要的。 泰山至少有 3,000 年的禮拜場所,并且在這一時期的大部分時間里是中國最 重要的禮儀中心之一。 由于其神圣的重要性和壯觀的景觀,它于 1987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它符合世界遺產 10 項評估標準中的 7 項,與塔斯馬尼亞群島一起被列為符合標準最多的世界遺產。

    公元前1831年或公元前1652年泰山發生地震或雷暴,又稱泰山地震。 此事件最早記載于《竹書紀年》,目前被大多數學者公認為中國歷史上第 一次有記載的地震。

    地點

    編輯

    泰山位于山東西部,泰安市以北,省會濟南以南。 它從海拔 150-1,545 米(492-5,069 英尺)延伸,底部面積為 426 平方公里(164 平方英里)。 玉皇頂海拔 1,532.7 米(5,029 英尺)},位于北緯 36° 16' 和東經 117° 6'。

    地質成因推測

    泰山形成于距今約3000萬年前的新生代中期。 泰山地層古老,主要由混合巖、混合花崗巖和各種片麻巖等幾種古老巖石組成。

    潞西地區(包括泰山)曾經是一個巨大的沉降帶或海運河。 造山運動使沉降帶上的巖層褶皺隆起成為古陸,形成了龐大的山系,經歷了20億年的風化剝蝕,地勢逐漸平坦。 大約6億年前,泰山再次沉入大海。 一億多年后,整個地區再次上升到陸地,古老的泰山隆起成為一個相對較低的荒山。 距今約1億年前的中生代晚期,由于太平洋板塊向歐亞板塊的擠壓和俯沖,泰山地層在燕山期的影響下發生了廣泛的褶皺和斷裂。 在上面的地殼運動中,泰山迅速抬升。 距今約3000萬年前的中新生代,泰山的輪廓基本形成。

    氣候植被

    由于其高度,泰山也有垂直氣候變化。 山下部為暖溫帶,山頂為中溫帶。 山上多云多霧,年均降水量1132毫米,而周邊地區降水量只有750毫米。 泰山散射覆蓋率達到80%。 山麓落葉林、闊葉針葉混交林、針葉林、高山灌叢和草叢依次可見。 林帶垂直界限分明,植被景觀各異。 有種子植物144科989種,其中木本植物72科433種,草本植物72科556種,藥用植物111科462種。

    歷史

    編輯

    泰山人類存在的痕跡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 從新石器時xxx始,就可以證明該地區人類定居的證據。 在此期間,山附近出現了兩種文化,南部的大汶口文化和北部的龍山文化。

    在夏朝時期(公元前 2070 年至 1600 年),這座山被稱為岱山(拼音:Dài Shan),位于中國古代九省之一的青州境內。

    泰山

    對泰山的宗教崇拜有著 3000 年的傳統,從商代(約公元前 1600-1046 年)到清朝(1644-1912 年)。 久而久之,這種祭祀演化為奉祀和祀祀。 祭祀是一種正式的皇家儀式,泰山成為皇帝祭祀天(山頂)和地(山腳)的主要場所之一。 這兩種祭祀通常被統稱為封山祭祀(拼音:Fēngshàn)。 雕刻銘文作為祭品的一部分標志著太平盛世的實現。到周朝(約公元前 1046 年至公元前 256 年)時,泰山的祭祀已成為高度儀式化的儀式。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20446/

    (8)
    詞條目錄
    1. 泰山概述
    2. 地點
    3. 地質成因推測
    4. 氣候植被
    5. 歷史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