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胃內容物反流進入十二指腸.
對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尤其是伴有食管炎和肺吸入,雷尼替丁(每日口服4mg/kg)或法莫替丁(每日口服0.5~1mg/kg)的劑量應至少每12小時口服1次,或每8小時口服1次.質子泵劑(奧美拉唑或蘭索拉唑)更受歡迎,因為每天一次的劑量容易掌握而且更有效.由于不進行進一步治療復發的幾率很高,需要長期的治療.對嚴重的反流,兒科胃腸道疾病專家應考慮是否外科手術.和一樣,也會發生復發和并發癥.
疾病分類
消化內科
疾病描述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過多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燒心等癥狀,并可導致食管炎和咽、喉、氣道等食管以外的組織損害。胃食管反流病在國家十分常見,人群中約7%-15%有胃食管反流癥狀,發病隨年齡增加而增加,40-60歲為高峰發病年齡,男女發病無差異,但有反流性食管炎者,男性多于女性(2:1至3:1)。與國家比較,胃食管反流病在我國發病率較低,病情亦較輕。
約半數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內鏡下見食管粘膜糜爛、潰瘍等炎癥病變,稱反流性食管炎;但相當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內鏡子下面可無反流性食管炎表現,這類胃食管反流病稱為內鏡陰性的胃食管反流病
癥狀體征
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表現多樣,輕重不一,有些癥狀較典型,如燒心和反酸,有些癥狀則不易被認識,從而忽略了對本病的診治。不少患者呈慢性復發的病程。
一、燒心和反酸
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見癥狀。燒心是指胸骨后或劍突下燒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伸延。常在餐后1小時出現,臥位、彎腰或腹壓增高時可加重。胃內容物在無惡心和不用力的情況下涌入口腔統稱為反胃。本病反流物多呈酸性,此時稱為反酸。反酸常伴有燒心。
二、吞咽困難和吞咽痛
部分患者有吞咽困難,可能是由于食管痙攣或功能紊亂,癥狀呈間歇性,近視固體或液體食物均可發生。少部分患者吞咽困難是由食管狹窄引起,此時吞咽困難可呈持續性進行性加重。有嚴重食管炎或并發食管潰瘍,可伴吞咽疼痛。
三、胸骨后痛
疼痛發生胸骨后或劍突下。嚴重時可為劇烈刺痛,可放射到后背、、肩部、頸部、耳,此時酷似心絞痛。多數患者由燒心發展而來,但亦有部分患者可不伴游有關胃食管反流病的燒心和反酸的典型癥狀,給診斷帶來困難。
四、其他
一些患者訴咽部不適,有異物感、棉團感或阻塞感,但無真正吞咽困難,稱為癔球癥,可能與酸反流引起食管上段括約肌壓力升高有關。反流物刺激咽喉部可引起咽喉炎、聲嘶、反流物吸入器官和肺可反復發生肺炎,甚至出現肺間質纖維化;有些非季節性哮喘也可能與反流有關。上述情況,如伴隨的反流癥狀不明顯或被忽略,則會因治療不當而經久不愈。
(一)深消化道出血有反流性食管炎者,因食管粘膜炎癥、糜爛及潰瘍所致,可有嘔血和(或)黑糞。
(二)食管狹窄食管炎反復發作使纖維組織增生,最終導致瘢痕狹窄,是嚴重食管炎表現。
(三)Barrett食管在食管粘膜修復過程中,鱗狀上皮被柱狀上皮取代稱之為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可發生消化性潰瘍,又稱Barrett潰瘍。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變,其腺癌的發生率較正高30-50倍。
疾病病因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動力障礙性疾病,存在酸或其他有害物質如單酸、胰酶等食管反流正常情況下食管有防御胃酸及十二指腸內容物的功能,包括抗反流屏障、食管廓清功能及食管粘膜組織的抵抗力。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病是抗反流防御機制下降和反流物對食管粘膜作用的結果。
病理生理
一、食管胃反流屏障
是指食管和胃連接處一個復雜的解剖區域,包括食管下括約肌(LES)、膈肌腳、膈食管韌帶、食管與胃底間的銳角(His角)等,上述各部分的結構和功能上的缺陷均可造成胃食管反流,其中最主要的是LES的功能狀態。
(一)LES和LES壓LES是指食管末端約3-4cm長的環形肌束。正休息時LES壓為10-30mmHg,為一高壓帶,防止胃內容物反流食管。LES部位的結構首先時可使LES壓下降,如賁門失馳緩癥手術后易并發反流性食管炎。一些因素可影響LES壓降低,如某些激素(如膽囊收縮素、胰生糖素、血管活性腸肽等)、食物(如高脂肪、巧克力等)、藥物(如鈣通道阻滯劑、地西泮)等。腹內壓增高(如妊娠、腹水、、負重勞動等)及內壓增高(如胃擴張、胃排空延遲等)均可影響LES壓相應降低和導致胃試管反流。
(二)一過性LES松弛(TLESR)正常情況下當吞咽時,LES即松弛,事物得以進入胃內。TLESR與吞咽時引起的LES松弛不同,它無現行的吞咽動作和食管蠕動的刺激,松弛時間更長,LES壓的下降速率更快、LES的最低壓力更低。正雖也有TLESR無,但較少,而胃食管反流病患者TLESR較頻繁。目前認為TLESR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因。
(三)列孔疝可加重反流并降低食管對酸的清除,可導致胃食管反流。
二、食管酸清除正常情況時食管內容物通過重力作用,一部分排入胃內,大部分通過食管體部的自發和繼發性推進蠕動將食管內容物排入胃內,此即容量清除,是食廓清的方式。吞咽動作誘發自主性蠕動,反流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擴張并刺激食管引起繼發性蠕動,容量清除減少了食管內酸性物質的容量,剩余的酸由咽下的唾液中和。
三、食管粘膜防御在胃食管反流病中,僅有48%-79%的患者發生食管炎癥,另一部分患者雖有反流癥狀,卻沒有明顯的食管粘膜損害,提示食管粘膜對反流物品有防御作用,這種防御作用稱之為食管粘膜組織抵抗力。包括食管上皮表面粘液、不移動水層和表面HCO3、復層鱗狀上皮結構和功能上的防御能力及粘膜血液供應的作用等。
四、胃排排空延遲胃食管反流餐后發生較多,其反流頻率與胃內容物的含量、成分及胃排空情況有關。胃排空延遲者可促進胃食管反流。
五、病理
有反流性食管炎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其病理組織學改變可有:①復層鱗狀況上皮細胞層增生;②乳頭向深皮腔面延長;③固有層內炎性細胞主要是中性粒細胞浸潤;④鱗狀上皮氣球因變;⑤糜爛及潰瘍。內鏡下不同程度的食管炎則表現為水腫、潮紅、糜爛、潰瘍、增厚轉白、瘢痕狹窄。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與胃交界的齒狀線2cm以上出現柱上皮替代鱗狀上皮。組織學表現為特殊型柱狀上皮、賁門型上皮或胃底型上皮。內鏡下典型表現為粉紅帶紅白的食管粘膜呈胃粘膜的橘紅色,分布可為環形、舌形或島狀。
診斷檢查
一、內鏡檢查
內鏡檢查是診斷反流性食管炎最準確的方法,并能判斷反流性食管的嚴重程度和有無并發癥,結合活檢可與其他原因引起的食管炎和其他食管病變(如食管癌等)作鑒別。內鏡見到反流性食管炎可以確立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但無反流性食管炎不能排除胃食管反流病。根據內鏡下所見食管粘膜的損害程度進行反流性食管炎的分級,有利于病情判斷及指導治療。所提出的分級標準很多,沿用已久的Savary-Miller分級法將反流性食管炎分為4級:Ⅰ級為單個或幾個非融合性病變,表現為紅斑或淺表糜爛;Ⅱ級為融合性病變,但未彌漫或環周;Ⅲ級病變彌漫環周,有糜爛但無狹窄;Ⅳ級呈慢性病變,表現為潰瘍、狹窄、食管收縮及Barrett食管。
二、24小時食管pH監測
應用便攜式pH記錄儀在生理狀況下對患者進行24小時食管pH連續監測,可提供食管是否存在過度W酸反流的客觀,目前已被為診斷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診斷方法,尤其是在患者癥狀不典型、無反流性食管炎及雖癥狀典型但治療無效時更具重要診斷價值。
一般認為正常食管內pH為5.5-7.0,當pH<4時被認為是酸反流指標,24小時食管內pH監測的各項參數均以此作基礎。常用以下6個參數作用判斷指標:①24小時內pH<4的總百分時間;②直立位pH<4的百分時間;③仰臥位pH<4的百分時間;④反流次數;⑤長于5分鐘的反流次數;⑥持續最長的反流時間。6個診斷病理反流參數中,以pH<4的總百分時間陽性率最高,亦可綜合各參數按Demeester評分法酸出總評分。將上述參數與正常值比較,可評價食管是否存在過度酸反流。
三、食管吞鋇X線檢查
該檢查對診斷反流性直觀炎性不高,對不愿接受或不能耐受內鏡檢查者進行檢查,其目的主要是排除食管癌等其他食管疾。嚴重反流性食管炎熱客觀發現陽性X線征。
四、食管滴酸試驗
在滴酸過程中,出現胸后疼痛或燒心的患者為陽性,且多于滴酸的最初15分鐘內出現,表明有活動性食管炎存在。
五、食管測壓
可測定LES的長度和部位、LES壓、LES松弛壓、食管體部壓力及食管上括約肌壓力等。LES靜息壓為10-30mmHg,如LES壓<6mmHg易導致反流。胃食管反流病內科治療效果不好時可作為輔助性診斷方法。
易與胃食管反流性某些癥狀相混淆的疾病
一、心絞痛
胃食管反流疾病有時其他反流癥狀不明顯而以胸骨后疼痛為主要表現,酷似心絞痛;且冠心病心絞痛與胃食管反流疾病同屬老年性疾病。二者極易混淆須進行鑒別,鑒別借助于心電圖,24h動態心電圖,食管24hpH監測。酸灌流誘發試驗。極難鑒別者可做冠狀動脈造影術。
二、胃食管反流疾病常有食管炎的并發癥,其D他原因引起的食管炎又伴有反流的癥狀。內鏡0檢查雖是診斷食管炎的可靠方法,但不能判斷其。一者鑒別主要根據病史X線鋇餐、食I管內測壓等尋找有元引起反流的原始原因。
三、食管的消化性狹窄
與食管炎情況相同,與胃食管反流可互為。鑒別主要根據病史,胃酸分泌、鋇餐、內鏡等綜合分析。病史中特別注意詢問有無服用強的食管腐蝕劑史,外科手術史。鋇餐和內鏡檢查有利顯示狹窄病變和引起狹窄的可能原因;胃酸分泌增高見于消化性狹窄,胃食管反流疾病無胃酸分泌過高。
四、食管腫瘤
食管腫瘤可有胃食管反流疾病癥狀,可通過鋇餐、內鏡鑒別。特別內鏡可一目了然地清晰看到腫瘤的、大小、形態,結合活檢病理確定其良惡性質
五、功能性消化不良(NUD)
常有胃食管反流疾病癥狀,二者鑒別需根據病史、胃食管測壓、食管24 h pH測定、胃鏡。鋇餐。病史中應注意因素,胃食管測壓可能顯示,胃食管內壓降低或增高。鋇餐檢查可能表現食管胃蠕動增強或減弱,內鏡下無病理發現或有輕度淺表胃炎。
總之,伴有胃食管反流疾病癥狀的疾病很多,其鑒別方法主要根據病史、試驗性治療、根據不同情況選擇必要的器械檢查以明確診斷。病史中注意詢問引起胃食管反流疾病的可能原因;燒。動和反流較輕者可用促胃動力藥、抗酸劑、Hi受體桔抗劑進行試驗性治療,這些藥物的成功率可免去器械檢查,對病情重者或試驗治療不成功者再行內鏡檢查除外腫瘤和消化性狹窄;欲確定胃食管反流則需進行食管24 h pH監測;若尋求胃食管反流的原因則往往需要進行食管胃壓力的測定。
治療方案
胃試管反流病的治療目的是控制癥狀、治愈食管炎、減少復發和防止并發癥。
一、一般治療
為了減少臥位及夜間反流可將床頭端的床腳抬高15-20cm,以患者感覺舒適為度。餐后易致反流,故睡前不宜,白天進餐后亦不宜立即臥床。注意減少一般影響腹壓增高的因素,如肥胖、便秘、緊師腰帶等。應避免使LES壓降低的食物如較脂肪、巧克力、咖啡、濃茶等。應戒煙及禁酒。避免應用降低LES壓壓的藥物及影響胃排空延遲的藥物。如一些老年含著因LES功能減退易出現胃食管反流,如同時合并有心血管疾患而服用制劑或鈣通道阻滯劑可加重反流癥狀,應適當避免。一些支氣管哮喘患者如合并胃食管反流可加重或誘發哮喘癥狀,盡量避免應用茶堿及β2受體激動劑,并加用抗反流治療。
二、藥物治療
(一)H2受體拮抗劑(H2RA)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H2RA能減少24小時胃酸分泌50%-70%,但不能有效刺激的胃酸分泌,因此適用于輕、中度癥患者,可按治療消化性潰瘍常規用量,但宜分次服用,增加劑量可提高療效,但增加不良反應,療程8-12周。
(二)促胃腸動力藥這類藥物的作用是增加LES壓力、改善食管蠕能、促進胃排空,從而達到減少胃內容物食管反流及減少其在食管的時間。盡管這類藥類很多,但根據大量臨床研究結果,推薦作為本病治療的藥物目前主要是西沙必利。西沙必利的療效與H2RA相仿,同樣適用于輕、中癥狀患者。常用量為每次5-15mg,每天3-4次,療程8-12周。
(三)質子泵劑(PPI)包括奧美拉唑、潘妥拉唑等。這類藥物抑酸作用強,因此對本病的療效優于H2RA或西沙必利,特別適用于癥狀重、有嚴重食管炎的患者。一般按治療消化性潰瘍的常規用量,療程8-12周。對個別療效不佳者可倍量或與西沙必利同用。
(四)抗酸藥僅用于癥狀輕、間歇發作的患者作用臨時緩解癥狀用。
胃食管反流病具有慢性復發傾向,據國家報道停藥后半年復發率高達70%-80%。為減少癥狀復發、防止食管炎反復復發引起的并發癥,有必要考慮給予維持治療,停藥后很快復發而癥狀持續者,往往需要長程維持治療,有食管炎并發癥如食管潰瘍、食管狹窄、Barrett食管者,肯定需要長程維持治療。H2RA、西沙必利、PPI均可用于維持治療,其中以PPI效果xxx。維持治療的劑量因個別患者而異,以調整至患者無癥狀之最低劑量為最適劑量。
三、抗反流手術治療
抗反流手術是不同術式的胃底術,目的是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抗反流術指征為:①嚴格內科治療無效;②雖經內科治療有效但患者不能沉淀服藥;③經擴張治療后仍反復發作的食管狹窄,特別是年輕人;④確證由反流引起的嚴重呼吸道疾病。除第4項為xxx指征外,近年由于PII的使用,其余均已成為相對指征。
四、并發癥的治療
(一)食管狹窄除極少數嚴重纖維狹窄需行手術切除外,絕大部分狹窄可行內鏡下食管擴張術治療。擴張術后予長程PPI維持治療可防止狹窄復發,對年輕患者亦可考慮反流手術。
(二)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常發生在嚴重食管炎基礎深,故積極藥物治療基礎病是預防Barrett食管發生和發展的重要措施,此時必須使用PPI治療及長程維持治療,有指征者以可考慮抗反流手術。Barrett食管發生食管腺癌的性xxx增高,盡管有各種清除Barrett食管的報道,但運未獲肯定,因此加重隨訪是目前預防Barrett食管癌變的惟一方法。重點是早期識別異型增生,發現重度異型增生或早期食管癌及時手術切除。
保健貼士
飲食以稠厚為主,少量多餐,嬰兒增加喂奶次數,縮短喂奶間隔時間,人工喂養兒可在牛奶中加入干麥片或谷類加工食品。年長兒亦應少量多餐,以高蛋白低脂肪飲食為主,睡前2小時不予,保持胃處于非充盈狀態,避免食用降低LES張力和增加胃酸分泌的食物,如酸性飲料、高脂飲食、巧克力和辛辣食品。
護理事項
改變生活方式其目的在于減少酸的反流和減少反流物與食管黏膜的接觸時間。
1.過度肥胖者會增大腹壓而促成反流,所以應避免攝入促進反流的食物,減輕體重。
2.少吃多餐,睡前4h內不宜,以使夜間胃內容物和胃壓減到最低程度,必要時將床頭抬高10cm。這對夜間平臥時的反流甚為重要,利用重力來清除食管內的有害物。
3.避免在生活中長久增加腹壓的各種動作和姿勢,包括穿緊身衣及束緊腰帶,有助于防止反流。
4.戒煙、戒酒,少食巧克力和咖啡等,因抽煙減少唾液的生成,也與燒心有關;飲酒、巧克力和咖啡等會降低食管下段括約肌張力,延緩胃的排空,食管清酸能力下降。
存在危害 食管狹窄
Patterson(1983)統計約80%的食管狹窄是由消化性疾病而來。食管狹窄是GERD后期的嚴重并發癥,約10%的接受藥物治療的病人發生食管狹窄(Marks,1996)。另有統計反流性食管炎病人7.0%~22.7%可發生食管狹窄。
GERD的此種并發癥在60~80歲最多。食管狹窄除多見于反復酸所致之食管損傷外,更多見于有十二指腸胃反流者。多數病人有LES功能缺陷,且同時有食管裂孔疝。GERD的嚴重程度與狹窄的形成略相關。文獻報告,GERD病人中高加索人和男性更易發生食管狹窄。應用非類固醇性消炎藥常易形成食管狹窄(el-Serag,1997)。我國GERD所致之食管狹窄的發生情況不明,估計不如國外報告之多。
食管狹窄是食管壁反復發作消化性潰瘍所形成。炎癥先從黏膜充血、水腫和糜爛開始,進一步形成食管壁的潰瘍。潰瘍的炎癥一般深達黏膜下層,并可進而淺肌層,特別嚴重者則累及食管壁全層和引起食管周圍炎。黏膜下層纖維母細胞浸潤最明顯,所形成的結締組織使食管壁增厚和纖維化,導致食管環形狹窄和縱行縮短,瘢痕組織取代了正常食管壁組織。由于壁內的血管栓塞,肌層亦可發生萎縮。
狹窄部位有時存在深潰瘍,潰瘍底部有一層肉芽組織和膿性纖維蛋白滲出物。盡管局部血管因內膜下纖維化而狹窄,但可被引起嚴重出血。如潰瘍愈合,由腺上皮修復替代。潰瘍也可穿孔。狹窄常與Barrett食管同時存在。食管壁的炎癥如累及部分肌層或全肌層,即可能形成食管狹窄。理論上講,以縱行肌為主的導致食管縮短,成為短食管;以環行肌為主的纖維化則形成食管狹窄,故短食管與狹窄常合并存在。兩者均可伴有食管裂孔疝。
狹窄多發生于食管下段靠近食管胃連接部;高位狹窄則見于Barrett食管,有兩型:一型位于鱗狀上皮與Barrett上皮交界處,是反流性食管炎的結果;一型位于柱狀上皮內襯的范圍內,系慢性Barrett潰瘍愈后形成。
短的狹窄較多,一般為1~2cm或>2cm,接近食管胃連接部。可達5cm或更長,但少見。管腔小于3mm,狹窄段長于3cm即為重度狹窄。據統計,約75%為短段狹窄,14%為環狀狹窄,11%為長段狹窄。
短食管
短食管見于病期長的GERD病人,或以前曾做過多次抗反流手術的病人。壁性炎癥和纖維化導致食管縮短,并可伴有食管管腔狹窄。
Barrett食管
由于胃食管反流與酸性胃液(胃酸)導致食管下段鱗狀上皮潰瘍形成及鱗狀上皮的,繼而病變區被柱狀上皮上移替代所致。內鏡檢查可見食管下段粉紅色小舌形柱狀上皮。
Schatzki環
Schatzki環發生于鱗狀上皮與柱狀上皮交界部。此環為鱗狀上皮,下面為柱狀上皮。環較薄,在食管放射線照片上測量,一般不到5mm。由于Schatzki環明顯縮入管腔,故有吞咽困難癥狀。
Schatzki環的病因不明,可能是一先天性變異,但也有表明有Schatzki環的人患GERD者甚多,故認為是GERD的一個并發癥。由于有此環的人可以僅有吞咽困難而無GERD癥狀,多數GERD病人并未發現此環,故本病與GERD兩者之間的關系仍待探索。
食管外并發癥
(1)喉部并發癥:據統計,耳鼻喉科病人有喉部癥狀和發聲障礙者,約半數胃食管反流為其發病原因,或為發病的有關因素。與反流有關的喉部癥狀有慢性發聲困難、間歇性發聲困難、聲帶疲勞、聲音破碎、長期清喉習慣、喉黏液過多、鼻涕后流、慢性咳嗽、吞咽困難、癔球癥等。反流作為發病原因或協同因素有反流性喉炎、聲門下狹窄、喉癌、聲帶接觸性潰瘍或肉芽腫、聲帶后狹窄、單側或雙側杓狀軟骨固定、陣發性喉痙攣、咽部癔球征、聲帶小結、息肉樣變性、喉軟骨軟化、喉厚皮病(pachydermialaryngis)和喉白斑等。
(2)慢性咳嗽:胃食管反流是慢性咳嗽的一重要原因,居引起該咳嗽原因的第3位,從兒童到成年人均如此。慢性咳嗽的發生既與呼吸道誤吸有關,也與神經反射有關。神經反射的傳入和傳出通均是經迷走神經(圖11)。
GERD的咳嗽半數以上為干咳,用24小時pH監測發現咳嗽經常見于狀態和直立位時,而不是發生于夜間。病人常沒有胃食管反流癥狀,如燒心、反酸等,故50%~75%的病人否認有反流病史。用長時間pH監測,咳嗽往往是惟一癥狀,但也可有典型反流癥狀,或型癥狀,如胸痛、惡心、哮喘和聲音嘶啞。
(3)哮喘:哮喘病人中,GERD的發病率有不同的調查報告。Perrin-Foyolle等(1989)從連續150例哮喘病人中發現65%的病人有反流癥狀。Connell(1990)報告連續189例哮喘病人中,72%有燒心癥狀,半數病人夜間仰臥位時出現燒心癥狀。18%夜間有咽喉部燒灼感。Field等(1996)報告109例哮喘病人中,77%有燒心癥狀,55%有反胃,24%有吞咽困難,37%的病人需用至少1種抗反流藥物。另有4個國家6家醫院報告的527例成年哮喘病人,經食管pH監測有胃食管反流者362例(69%)。內鏡連續觀察186例哮喘病人,39%有食管黏膜糜爛或潰瘍形成,13%有Barrett食管。食管裂孔疝作為胃食管反流的間接表現,50%的哮喘病人有食管裂孔疝。8項研究共783例哮喘兒童,通過短時間pH試驗、長時間pH監測或放射線觀察食管裂孔疝等方法,發現有胃食管反流者自47%~64%不等,平均56%,與報告的成年人發病率近似(Sontag,1999)。從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胃食管反流與哮喘經常同時存在,在兒童或成年哮喘病人中,胃食管反流的發病均甚高,這一點值得臨床醫師注意和重視。
(4)口腔并發癥:酸性胃內容物停留于口腔可引起口腔疾病,其中牙最為突出。酸性物長期作用于牙齒,便形成牙,這是一長期酸的化學變化過程。起初為牙釉質表面受蝕,光澤消失;經年的腐蝕作用使牙釉質逐漸,質地較軟的和抗酸能力很差的牙本質即于酸,在酸的作用下,牙本質更快。對溫度變化、甜食和酸性食物過敏。Jarvinen(1988)研究了109例有上消化道癥狀的人,反流性食管炎病人中55%有口腔癥狀,如口腔燒灼感、舌及痛性潰瘍。另有117例有反流的病人,經對其口、齒和唾液腺進行研究,大多數病人經常感受到口干、齒、非性口腔內癢或燒灼感,或咽部癥狀(Meurman,1994年)。反流的病人除了有牙齦炎和牙周炎,還可因長期反酸而使唾液腺增大,特別是腮腺。腮腺增大的原因可能是反復酸性反流物刺激口腔,使腮腺過度分泌所致。
研究GERD病人口腔并發癥的工作較為困難,因為有許多病因可造成口腔病變,不易進行鑒別。
如何預防
1.過度肥胖者會增大腹壓而促成反流,所以應避免攝入促進反流的高脂肪食物,減輕體重。
2.少吃多餐,睡前4小時內不宜,以使夜間胃內容物和胃壓減到最低程度,必要時將床頭抬高10厘米。這對夜間平臥時的反流甚為重要,利用重力來清除食管內的有害物。
3.避免在生活中長久增加腹壓的各種動作和姿勢,包括穿緊身衣及束緊腰帶,有助于防止反流。
4.戒煙、戒酒,少食巧克力和咖啡等。
相關藥品推薦去360好藥查看更多 洛賽克 奧美拉唑鎂腸溶片 20mg*14片 用于治療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和反流性食管炎 胃炎胃病藥品
治療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和返流性食管炎:與抗生素聯合用藥,治療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十二指腸潰瘍;治療非甾體類抗炎藥相關的消化性潰瘍和胃十二指腸潰瘍
參考價:167.0元
去詢價 耐信 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 20mg*7片 胃食管反流性,不僅治療還可以防止復發!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糜爛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療.-已經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復發的長期維持治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癥狀控制.與適當的抗菌療法聯合用藥根除幽門螺桿菌,并且-愈合與幽門螺桿感染相關的十二指腸潰瘍-防止與幽門螺桿菌相關的消化性潰瘍復發。
參考價:79.0元
適用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應激性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綜合癥(胃泌素瘤)。?
參考價:2.6元
去詢價 世康特 鹽酸雷尼替丁膠囊 0.15g*30粒/盒
none
參考價:6.9元
去詢價 美莎欣 美沙拉秦腸溶片 0.25g*24片
1.用于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包括急性發作期的治療和防止復發的維持期治療;2.用于克羅恩病急性發作期的治療。(但不推薦兩歲以下兒童使用)。
參考價:23.5元
去詢價 謂葆 猴頭菌提取物顆粒 3g*12袋 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結腸炎以及消化不良 胃病藥品
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結腸炎以及消化不良。
參考價:22.0元
去詢價 羅丹 奧美拉唑腸溶膠囊 20mg*14粒
適用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應激性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綜合癥(胃泌素瘤)。?
參考價:1.4元
去詢價 立衛克 奧美拉唑腸溶膠囊 20mg*14粒
適用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應激性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氏綜合征(胃泌素瘤)。
參考價:1.5元
去詢價 惠迪 美沙拉嗪腸溶片 0.25g*24片 對腸壁炎癥有顯著的消炎作用
潰瘍性結腸炎、節段性回腸炎(克羅恩病)。
參考價:35.5元
去詢價 謂葆 猴頭菌提取物顆粒 3g*12袋
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結腸炎以及消化不良。
參考價:22.0元
去詢價 立衛克 奧美拉唑腸溶膠囊 20mg*14粒
適用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應激性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氏綜合征(胃泌素瘤)。
參考價:2.5元
去詢價 四藥藥業 鹽酸雷尼替丁膠囊 0.15g*30粒
用于治療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綜合征及其他高胃酸分泌疾病。
參考價:8.0元
去詢價 查看更多 科普視頻中華康網
什么是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胃酸過多是怎么回事?
多潘立酮片的作用及禁忌
治療胃食管反流癥?
胃食管反流癥可以治愈嗎?
胃食管反流的危害有哪些?
如何預防胃食管反流癥?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的癥狀有哪些?
胃食管反流癥如何用藥?
胃食管反流癥的飲食禁忌是什么?
胃食管反流的發病原因是什么?
科普文章 碳酸氫鈉可以治療胃酸反流? ... 2017-08-08 18:09 走近胃食管反流病 該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據統計我國每100人中就有5.7人患有此病,經濟發達地區發病率甚至高達16.9%,并且其發病率還在逐年攀升;說其陌生是因為大家甚至一些醫務工作者對其食管外癥狀以及其嚴重性... 2017-05-15 11:53 一種陌生的常見病: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反酸、胃灼痛等癥狀和食管黏膜的損害,以及口咽、喉、氣道等食管以外組織的損害,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本病在國家較為常見,患病率為10%... 2016-12-28 16:43 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治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不適癥狀和(或)并發癥的一種疾病,是抗反流防御機制減弱和反流物對食管黏膜共同作用的結果。臨床癥狀燒心和(或)反流是GERD的最典型癥狀,而胸骨... 2016-03-13 08:34 胃食管反流病。 1、食管癥狀典型癥狀是反流和胃灼熱。型癥狀比較多。比如胸痛,嚴重時可放射至背部,肩部,頸部等,酷似心絞痛,稱為非心源性胸痛。部分患者有吞咽困難或者胸骨后異物感,可能是由于食管痙攣或功能紊亂所致。2... 2016-03-11 15:06 胃食管反流病相關研究進展 胃食管反流病相關研究進展隨著肥胖造成的問題呈指數性的增長,世界范圍內胃腸反流性疾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病率也明顯增加。其中人們特別關注的是中肥胖和包括食管腺癌在內的胃腸反流性疾病相關并發癥之間的關系。因... 2016-03-08 23:21 胃食管反流病的非藥物治療維系 胃食管反流病的定義就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不適癥狀和(或)組織學改變,典型癥狀為燒心、反流,已經胸骨后不適感,常常會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非藥物治療是胃食管反流病維系的基礎1.合理飲食避... 2016-02-28 17:11 哮喘久治不愈 當心胃食管反流病 夏季的炎熱已經漸漸顯露,春天的花粉已經飄散或已成為蜜蜂的佳釀,而部分“哮喘”病人卻并未花粉季節----春天的逝去而有一絲的緩解,病情反而。夏日炎炎,酷暑難當,這些“哮喘”病人也想解解口饞,過過... 2016-02-24 10:35 充分認識胃食管反流病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人們的的視野逐步開闊,知識逐漸更新,健康愉悅和絢麗舒適的生活質量已成為人們的時尚追求,然而,曾幾何時,有多少人在進餐時出現過燒心和反酸,又有多少人在餐... 2016-02-24 10:23 鼻炎不一定是過敏,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 很多鼻炎患者每天都被噴嚏、流涕和鼻塞困擾著,在醫院無一例外都被診斷為過敏性鼻炎,開了很多抗過敏藥物,吃著管用,但一停藥仍是噴嚏、流涕不斷。隨著醫學的發展。本人臨床研究發現,很多鼻炎并不是真正的過敏,而... 2016-02-24 10:16 更多相關文章 >>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