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1 太和殿
太和殿
編輯太和殿(中文:太和殿;拼音:Tài Hé Diàn;滿語:???? ???????????? ?????;M?llendorff:amba hūwaliyambure deyen)是北京最大的宮殿。 它位于它的中軸線上,在太和門后面。 太和殿建于三層大理石底座之上,周圍環繞著青銅香爐,是中國最大的木結構建筑之一。 是明清兩代皇帝登基、大婚的地方。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大殿的名稱幾經更改,從最初的奉天殿(奉天殿)到 1562 年的皇極殿(1562 年),再到現在的清朝順治皇帝。 1645.
三殿與中和殿、保和殿一起構成了紫禁城外院的心臟。
太和殿高出周圍廣場約 30 米(98 英尺)。 它是皇權的禮儀中心,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筑。 面闊十一間,正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數字九和五象征著皇帝的威嚴。 離皇座最近的六根柱子都鍍金,整個區域都裝飾著龍的圖案。 特別是龍王座,有五條龍盤繞在靠背和扶手上。 它后面的屏幕上有九條龍,再次反映了九五的象征意義。 太和殿設有精美的紫檀寶座,曾供清朝皇帝使用。
寶座正上方的天花板上鑲嵌著一個復雜的藻井,上面裝飾著一條盤繞的龍,從它的嘴里伸出一組枝形吊燈般的金屬球,稱為軒轅鏡,指的是中國神話中的統治者黃帝。 根據傳說,金屬球會掉落并擊斃任何篡奪王位的人。
明代,皇帝在這里朝政議政。 清朝時期,皇帝朝政的次數要多得多。
結果,地點改為內廷,太和殿僅用于儀式目的,如登基、授勛和皇室婚禮。
原殿始建于明代1421年,清代七次毀于大火,最后一次重建于1695-1697年。 在 16 世紀重建后,大廳的尺寸從大約 95 x 48 米(312 英尺 × 157 英尺)減少到現在的 65 x 37 米(213 英尺 × 121 英尺)。 無法找到足夠大的日志被認為是導致此更改的原因。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2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