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門關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目錄

    玉門關

    編輯

    玉門關(簡體中文:玉門關;繁體中文:玉門關;拼音:Yùmén Guān;維吾爾語:??? ??????????),或玉門或玉門關,是位于今天敦煌以西的長城關口的名稱 中國甘肅省。 漢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這里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是連接中亞和東亞(中國)的必經之路,前者稱西域。 南邊是陽關,也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關口。 這些山口連同絲綢之路沿線的其他遺址,于 2014 年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走廊世界遺產地的路線網絡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隘口海拔1400米。

    詞源

    編輯

    雖然中國的關通常被簡單地翻譯為通行證,但它更具體的意思是邊境通行證,以區別于普通的山間通行證。 Yumen guan 玉門關和Yang guan 陽關派生自:yu 玉 = ‘玉’ + men 門 = ‘gate’, ‘door’; 和陽=“向陽面”、“山的南面”、“河的北面”和關=“邊境通道”。

    不要將它與中國甘肅的玉門市混淆。 雖然兩者都位于甘肅省的同一個泉地級市(一個多縣行政單位),但玉門關位于其同名城市以西約 400 公里處。

    歷史

    編輯

    這兩個重要的漢代城門遺跡相距約 68 公里(42 英里),位于敦煌長城延伸段的兩端。 直到唐朝,當城門廢棄時,所有通過敦煌的商隊都必須通過這些城門之一,然后是中國最西端的關口。 玉門關位于敦煌西北約 80 公里(50 英里)處。 原名“方城”,因于闐大玉商從城門入城,故名玉門關。 在 3 世紀和 4 世紀,動蕩席卷中亞,陸上貿易中斷,經印度的海路開始取而代之。 到 6 世紀,由于商隊青睞取道哈密的北路,該山口被廢棄。 1907年,奧雷爾·斯坦因爵士發現竹簡,將此處命名為玉門關,1944年中國考古學家發現的文物證實了這一點。 方形圍墻以其 10 米高(32 英尺)的泥墻穿過四個門洞,在無邊無際的荒涼中占地 600 多平方米(718 平方米)。 鹽關位于敦煌西南 75 公里(47 英里)處,但只有一座高烽火臺的廢墟。

    玉門關

    —>博納維亞 & Baumer (2004),第 176、178 頁。引自 Hill (2009),第 17 頁。 138.

    腳注

    編輯
    •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走廊的路線網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 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 2021 年 4 月 17 日檢索。
    • 希爾 (2015),p. 140
    • Mallory & 梅爾 (2000),p. 60
    • 希爾 (2009),p. vi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21512/

    (4)
    詞條目錄
    1. 玉門關
    2. 詞源
    3. 歷史
    4. 腳注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