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簡介
編輯草海,又名“南海子”“八仙海”’,古稱“松波湖”,后因湖中水草茂盛而改稱草海。
草海位于貴州省西部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縣城的西南側1千米,是貴州高原上的天然淡水湖泊,也是中國三大高原湖泊之一。
草海湖面海拔2171.7米,草海保護區面積120平方千米,水域面積為2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米。草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干濕分明,平均氣溫10.5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950.9毫米。
草海分布有142屬178種高等水生植物,動物1941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頸鶴、金雕、黑鶴、白尾海雕等7種。
草海氣候
編輯草海地區的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涼爽濕潤,冬季溫暖干燥,光能豐富。
年均日照為1805.4小時,太陽光能總輻射年均每平方厘米111.5千卡,夏季多晴天,無酷暑。
年平均降水量950.9毫米。
年平均氣溫10.5°C,最熱月7月,月均氣溫16.4—18.4°C,最冷月1月,月均氣溫1.9—2.5°C。草海年總積溫3844.7°C,年平均無霜期209天。
草海水系情況
編輯草海是貴州高原上最高的天然淡水湖泊,屬長江水系,是金沙江支流橫江的上源湖泊,也是洛澤河發源地。
草海位于烏蒙山脈楊梅山麓,由西北流入草海上海子,四周水系呈放射狀分布,分別從北、東、南、西匯人草海。草海主源為六洞橋河,發源于烏蒙山脈謝家沖。
草海常年蓄水,歷史上最 大水面面積48平方千米,最小5平方千米,常年積水面積31平方千米,最 大水深9米。
總集水面積420平方千米,平均年入湖水量1.99億立方米。蓄水量達1.4億立方米。
草海形狀近似長方形,長約8千米,寬4千米,2022年,草海湖面海拔2171.7米,水域面積為25平方千米。湖區平均水深2米,最深處5米。
草海的補給來源主要是大氣降水和地下水,年補給水量800萬—900萬立方米。
草海集水區域面積達380平方千米。大氣降水是其要的補給來源。地下水充足,出露地表的泉水有20多處。
草海周圍有多處清泉,有雙龍泉、龍王廟泉、西門外泉等。還有大小海子(湖泊)100多個,形成了獨特的高原湖泊濕地生態系統。
草海動植物
編輯動物群
截至2020年草海周邊的生物物種有1941種,鳥類246種,浮游動物69屬140種,主要類型為撓足類。另分布有底棲動物52種、魚類9種、兩棲爬行類33種。草海內還有人工飼養繁殖的海貍鼠、獨鼠、水貂、銀狐等物種。
草海為中國第二大鳥類遷徙點。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頸鶴、金雕、黑鶴、白尾海雕等7種,二級保護鳥類灰鶴、白鷺等20余種,候鳥協定保護的鳥類56種,國家珍稀瀕危重點保護動物27種。
植物群
草海為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棲息環境。草海的水生植物涵蓋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葉植物、漂浮植物4個類型,生長著142屬178種高等水生植物。其中,挺水植物的代表有水蔥、水莎草等,多為水陸兩棲植物,浮葉植物的代表種有(liǎo)、耳菱等,漂浮植物代表種為紫萍、浮萍,沉水植物代表種有竹葉眼子菜、狐尾藻、龍須眼子菜等多種。
草海分布有苔蘚植物有36科68屬145種,其中叢蘚科、真蘚科、灰蘚科等六科為該區的優勢科,單屬科、單種屬占比較高,該區苔蘚植物為溫帶性質,苔蘚植物的生態群落豐富,涵蓋水生、石生、土生、木生類型。
草海分布有浮游植物115種8門91屬,水草覆蓋率達80%以上,其中以45屬的綠藻門、15屬的藍藻門和2屬的隱藻門為主。優勢類群有微囊藻、隱桿藻、色球藻等。
草海分布有種子植物124科372屬672種。其中裸子植物為5科13屬15種,被子植物為119科359屬657種。21科31屬43種的水生種子植物構成了草海的濕地植被特征。
草海附近的主要植被為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草海北部和西部的云南松,分布在草海南部的華山松和分布在南部和東南部的黃山林等。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21627/